如何熬中药
中医美容 2020年01月06日 浏览:4 次
摘要:如何熬中药?不少人在熬制中药的时候常常会进入一个误区:认为中药煎得越久越好。其实,有些中药是不适合长时间煎煮的,长时间的煎煮反而会破坏药效,那么如何熬制中药才是正确的呢? 一、煎煮并非越久越浓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二、煎中药怎样掌握火候
煎中药很讲究火候,也就是说很注意煎药火力及煎药时间的长短。火候的掌握也要根据药物的性质。解表类药物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有效成分居多。久煎能使之过度挥发而造成损失,一般宜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时间要短,头煎药煎沸15分钟即可,二煎药煎沸10分钟即可。
补益类药物,因其滋腻质重,需久煎方能出汁,一般用武火煎沸,后改为文火煎熬,头煎药煎沸后,再用文火煎熬20~ 0分钟,二煎药煎沸后用文火煎熬 0--40分钟。煎煮时间长的药物,在煎煮过程中需搅拌2~ 次,以防底层药物焦糊。有些人不小心将中药煎糊了,便又加水再煎,给病人服用,这样做是不妥当的,甚至会发生危险。因为焦糊的药物可能会发生质的改变。
三、煎煮中药的正确步骤
1、先煎:即延长煎煮时间10 15分钟。包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贝壳类药,如磁石、牡蛎等。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乌有毒,均应先煎。治疗特殊需要,如大黄久煎泻下力缓,欲减其泻下力则应先煎。
2、后下:即缩短煎煮时间。包括有效成分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白等入煎应后下,待药将煎成时再投入煎沸数分钟即可。大黄、番泻叶久煎则泻下力减缓,故欲泻下当后下或开水泡服。
、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黄、葶苈子、等。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药物应包煎,因其易粘锅糊化、焦化,如车前子等。绒毛类药物应包煎,因其难于滤净,混入药液则刺激咽喉,如旋覆花等。
4、另煎:少数价格昂贵的药物须另煎,以免煎出有效成分被其它药物的饮片吸附,如人参、西洋参等。
5、烊化:即溶化或熔化。胶类药容易黏附于其它药渣及锅底,如此既浪费药材又易熬焦,故应先行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对服,如、鹿角胶等。
6、冲服:有些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宜用煎好的其它药液或开水冲服,如芒硝、蜂蜜等。有些不但价格昂贵,而且成分难溶于水或易被破坏的药,宜于研粉冲服,如牛黄、羚羊角、琥珀等。
7、煎汤代水:如灶心土
中药是否能煎煮得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在煎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煎煮的时间和火候,以及一些药物的特殊煎煮方法。
舒肝理气,散郁调经。用于肝气不舒的两胁疼痛,胸腹胀闷,月经不调,头痛目眩,心烦意乱,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气滞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黄褐斑)。
宝宝不吃饭是什么原因月经推迟经量少怎么调理
沈阳牛皮癣医院

-
管理印度力量收购生变三队担忧梅赛德斯B队诞生
2020-09-21
-
松花浸酒方痹证
2019-07-16
-
女人肝火旺的问题用食疗解决
2019-07-15
-
红枣不同栽植模式技术介绍
2019-07-15
-
加强提高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2019-07-06
-
绌翠烘骞跺隘绫冲不寮鸿揩30渚涓村绌涓村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