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看各路权威专家如何评价红木国标修哈
中医美容 2022年03月28日 浏览:10 次
但由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长 殷亚方 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红木分会秘书长,国家标准《红木》修订项目负责人。 张耀丽 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导,木材科学系副主任,木材树种鉴定专家。 卓金勋 福建省木雕古典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 金樟洪 浙江年年红家具集团富典事业部总经理。 1、 关于修订利弊 邵晓峰:利大于弊,减轻环境压力 如能扩大红木的树种范围,《红木》国标的修订将会利大于弊。就国际大环境来看,需要重新审视许多树木的性能,一些树种的物理品质甚至优于老国标中的树种。 原木材料资源是红木家具企业的生命线,甚至有“卖家具就是卖原材料”的说法,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但客观存在的现状却是如此。增加树种有利于缓解这一局面,即与其使得商家投机于少数的树种,不如将树种的面拓宽让家具产业回归到设计与制造本身,这是立足长远的考量。企业应当大力开发新材料,选择红木的替代品,并引导人们关注新设计、新理念、新工艺、新时尚以及新的价值观,以减轻消费红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国标之修订,将会对多维环境的和谐维护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家具用材的合理采伐、可持续开发,真正对珍稀树木的保护与利用产生积极的意义。 吴振忠:弊大于利,传统审美不可遽废 红木《国标》一旦修订,将引发木材商危机。目前东南亚诸国十分关注中国《红木》国标,如果新增加某些木材(如大叶黄花梨),则他国必借此宣称:此木濒危。进而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消费者、企业都不利。 整体上讲,修订有利有弊,这是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但目前中国的红木企业从他国疯狂引进珍惜木材、矿产等资源,与上世纪日本的暴力掠夺相较而言,算是一种“斯文掠夺”。从这个角度来看,国标的修订,将导致更多的他国珍惜木材被引进国内,无论如何是弊大于利的。但同时,又不可仓促废除旧国标,目前国标中5属8类33种木材的归类是从清朝皇室家具所用的木材标准沿袭下来的,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定和审美习惯,不可遽废。 纪建华:《红木》国标存在修订的必要性 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速度之迅猛,大大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红木家具也成为热宠之一。作为一种个人爱好,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从喜爱到珍爱,从珍爱到收藏,从珍藏到投资,从投资到投机再到炒作……“红木”渐渐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这是不合理的,不该让没有生命力的“死”木头仿佛鬼上身似地“疯狂”起来! 因为收藏者主要考虑的是家具的文化及艺术内涵,《红木》国标的修订对藏家的影响并不大。但综合各方因素考虑,修订确实有利于规范市场、约束生产企业及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这样纷乱的大环境中,一份严格的法规文件实属必要。 2、关于增加树种 周京南:大势所趋,但是莫要“攀高枝” 传统意义上的红木已较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非洲、美洲、澳洲和印尼的大量新木材进入我国,故在原先基础上增加新的树种是大势所趋。 然而,我们还要注意到当前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就是一些新引进的木材喜欢“攀高枝”,名称非要往传统的名贵红木上靠,比如大叶黄花梨,其外观虽然和黄花梨颜色接近,但木性和海黄相差较大,比较有“脾气”,卖家为了给这种正式名称为长叶鹊肾的木材脸上贴金,给它加上“大叶黄花梨”的名称。据说长叶鹊肾有望被收入新的红木国标中,其实从木材学上来看,这种木材与海黄并非一个属种,人们完全可以用其学名“大叶鹊肾”来命名。 就像清代中后期,红酸枝进入中国,当时人们称呼这种新的木材为“海梅”或“酸枝”,并没有给它冠以“红紫檀”或“酸紫檀”的称谓,而酸枝木经过多年市场的验证,已经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木种。 胡晓鹏:“增”的出发点与受益方是企业而非消费者 红木,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的统称,是属于中国仅有定义范围内的东西。 初期,沿袭明清对“红木”的定义,人们才开始有对红木的笼统概念。但《红木》国标出台以后,很多不曾在明清古典
1.凡是本原创的报道,均会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欢迎各媒体站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
2.凡是我方站转载的,均会注明来源,旨在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woodinfo@,我方1个工作日会做删除处理。
关节僵硬怎么办
- 上一篇: 深度观察盲目追高库存积压是现阶段木材市场吧
- 下一篇 深度观察红木市场冷清的背后
-
管理印度力量收购生变三队担忧梅赛德斯B队诞生
2020-09-21
-
松花浸酒方痹证
2019-07-16
-
女人肝火旺的问题用食疗解决
2019-07-15
-
红枣不同栽植模式技术介绍
2019-07-15
-
加强提高中医药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2019-07-06
-
绌翠烘骞跺隘绫冲不寮鸿揩30渚涓村绌涓村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