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诊断

治疗自汗盗汗的中成药

中医诊断  2019年12月09日  浏览:7 次

  治疗自汗盗汗的中成药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1.玉屏风丸(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口服次6克,一日3次。功效:益气固表。适用于表虚不固之自汗者。2.黄芪止汗冲剂(由黄芪、党参、麻黄根、炒白术、煅牡蛎、五味子组成)开水冲服,5岁以下儿童1次20克,1日2次;5岁至12岁1次20克,1日3次;成人1次40克,1日2次。功效:益气敛汗。适用于气虚证之自汗者。3.知柏地黄丸(由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等组成)口服,1次6克,1日2次。功效:滋阴清热。适用于阴虚证之潮热盗汗的治疗。4.虚汗停颗粒(由黄芪、浮小麦、大枣、粳稻根、牡蛎等组成)开水冲服,4周岁以下儿童,1次5克,1日2次;4周岁以上儿童,1次5克,1日3次;成人1次10克,1日3次。功效:益气养阴、固表敛汗。用于气阴不足自汗、盗汗及小儿盗汗。5.参芪膏(由党参、黄芪、冰糖组成)口服,1次10克,1日2次。功效:补脾益肺。用于脾肺气虚之自汗。6.大补阴丸(由熟地、龟板、知母、黄柏、蜂蜜等组成)口服,大蜜丸1次1丸,1日2次。功效: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之潮热盗汗。治疗自汗盗汗的中成药的版权归作者所有,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其中整体或任何部分内容。打印菜谱

如何预防水土不服
老年人厌食症的症状
宝宝有口臭是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