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国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中医诊断 2020年07月18日 浏览:3 次
《镜子》是一部反映家庭代际情感题材的现实纪录片,重点介绍了三个辍学孩子的父母无奈把孩子送进了一所特殊的学校,自己也参加了这一期家长课堂的故事。他们是这个特殊学校第1 9期学员,可见他们不是“问题孩子”的开始,也不是结束,片子临近结尾时出现了第142期学员的字样。“问题孩子”不再是个别现象,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问题孩子”的产生有孩子自身的问题,也有家长的问题,当然更有社会的原因。
孩子们普遍感觉自己缺乏存在感,没有自主性,什么都得按照家长的安排去做。其中一个叫家明的孩子说:我想做什么都不让,小时候养个动物都不让,我买了他们给我扔了,这次我想做个背包客骑行都不让……他歇斯底里的哭叫,声嘶力竭的倾诉让人心碎。他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了,事事受控于父母,不甘心,最终走向极端,辍学。他的父亲开始还不以为然,总感觉自己做得很对,开始时反问大家:“孩子不上学,做个流浪汉你也不管吗?”他在接受了六天的家长课堂后,变化很大,接孩子回来请假陪孩子看电影,给孩子买了一条小狗……尾声中孩子开了几个月店停了,后来又开始喜欢摄影……
不管将来如何,孩子毕竟开始了自己的选择,我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适合他的。
作为家长,我们为孩子考虑的太多,满满的爱竟然成了满满的伤害,我们总想让孩子按照我们的意志查阅相关资料走下去,孩子的理想其实就是我们的理想。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他们想摆脱家长的控制,失败了他们也愿意去尝试。
片中一个女孩说,我是一个机器人,突然有一天我受了病毒的侵袭,无论怎样修复都没有效果。其实她不是受到了病毒的侵袭,而是有了自己的思维。孩子会长大,有一天他们不再崇拜父母,不想受父母的“奴役”,就有了叛逆之心。他们觉得父母忽视了自己的存在,极力去寻找存在感。惹出一些事情来,让父母来关注自己。
家长们平时忙于工作,累得要死,更无奈的是,平时好好的孩子怎么突然有一天就变了,变得不可理喻。片中的张钊,高三了竟然谈恋爱还把父母赶出家门。母亲委屈的眼泪,父亲无奈的眼神,让人心疼。母亲的强势暴躁孩子不能忍受,父亲的忍耐孩子看不惯。孩子总认为母亲关心他不够,对父亲母亲无端地恨。母亲也很委屈,工作累,丈夫家务不做,孩子给自己气受丈夫不搭不理。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民主和谐的家庭,一方过于强势,往往对孩子形成负面的影响,或者他学会了忍气吞声,或者他学会了盛气凌人。在张钊的心里,他替父亲不平,说他就知道逆来顺受,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经过家长课堂的学习,张钊的父亲开始理解母亲,做起了家务,母亲开始收敛自己的暴躁脾气,家庭和睦相处。孩子回来后,脾气变好了很多,父母感动欣慰,最终与女朋友分了手,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后选择了复读。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克服自己的负面情绪,不要把自己的不良情绪传染给孩子。我们很累,我们很苦,通过沟通让孩子理解我们。回到家,尽量多给予孩子一些关心,别让孩子感觉不到我们的爱。
作为孩子,应该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多理解父母。张钊的一句话让人心酸“有时候让她煮些东西她都不,说自己累。”一个女人,有时候确实很累,累到虚脱。他不明白母亲当时的状况,就指责母亲,让母亲心寒。他母亲懒吗?肯定不是,从片子中可以明白,她母亲很勤快,忙里忙外,就是脾气暴躁,强势了一些。作为孩子,经常为外人的一点点恩惠感激不尽,可对自己父母经年累月的付出熟视无睹。张钊的一句话:“我已经失去了父母,不能再失去女朋友。”孩子的想法是多么幼稚,父母啥时候不要他了?反而是他谈朋友把父母驱赶出去了。他极力地宣泄自己的情绪,他说自己不上学,其实不是不想上学,就是想宣泄自己。
孩子们,当你们在宣泄自己的同时,是否想过父母艰辛的付出?你长这么大,父母付出了多少,你又了解多少?特殊的教育更不是免费的,这笔昂贵的一万元的学费,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是几个月的血汗钱?你的任性是在吞噬父母的血汗。
即使特殊的教育也不是万能的,最终也没有解决一个十四岁孩子的辍学上问题,他的父母仍在继续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途径。
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孩子的问题不仅仅是父母的问题,更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家庭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从问题孩子的身上,折射出家庭,社会的很多问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也是终身老师。但是家长也是社会的人,社会问题折射在家长身上,家长们也有很多的无奈。
不要把一切都推给父母,大环境的影响是毋容置疑的。社会风气的改变,需要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是我看了镜子后的一点感想,分享大家。
共 18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人,都需要被他人理解,理解你的付出,理解你的辛苦,也理解你的努力。做为父母,同样需要被子女理解,理解你对孩子的培养、付出,包括为孩子着想,谋划的人生。但很多时候,做为父母常常很主观,往往是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为孩子考虑的太多,对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揽,凡事替孩子做主。如此下去,又会被孩子不理解,或许违背了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按着自己设计的方向发展,而不允许有自己的选择和爱好。从而导致孩子对父母的逆反心理,父母忽视了孩子的自主权,于是出鲁迪禁区边缘抽射被施塔克神勇封出。双方最终3比3握手言和。现了问题孩子和问题家长。面对这种书面,父母委屈,孩子叛逆。家庭矛盾百出。而家长课堂正是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家长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对孩子的选择和爱好给予充分的尊重,家庭气氛和谐了,孩子得到了尊重,学习也主动了。文章通过观看央视纪录片《镜子》后,作者谈出了自己的感受和感想,值得我们家长感悟和借鉴。欣赏。【:紫气东方】
1楼文友: 21:55:47 孩子也自己的自主权,也有自己的爱好,他们也需要被尊重。凡事要征求他们自己的意见,做父母的不应该为他们包揽一切。 回复1楼文友: 07:12:10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人物品,他们是有血有肉,有自己意志的人。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在风雨中成长。
钦州妇科医院哪家好淮南治疗白斑病费用眉山治疗白癜风方法
- 上一篇: 藩国美丽精明的秦可卿究竟得了什么病最终丧命
- 下一篇 藩国都市之怪医第107章小男孩的消息
-
管理看房的时候需要看什么六大技巧需了解
2020-09-17
-
中药材价格陷入下跌通道
2019-07-15
-
四川中医药局组织专家赴雅安培训适宜技术
2019-07-15
-
泡脚方法不当会让你受罪
2019-07-13
-
地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2
-
西瓜多次采收高产栽培技术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