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丰胸

贺建奎进行的基因编辑婴儿死亡率增容易

中医丰胸  2021年08月25日  浏览:5 次

贺建奎进行的CCR5基因婴儿:死亡率增加 寿命或缩短

贺建奎进行的CCR5基因婴儿引起了全球医学界的极大轰动,斯坦福大学的导师史蒂芬·奎克也因此被查,促中国推出关于人类基因的法律条文……引起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近,又有消息爆出,这2对婴儿的死亡率会增加,而且寿命也有可能缩短。

2018年11月28日,原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在香港举行的第二届人类基因国际峰会上宣称,2名CCR5基因的婴儿已经在中国出生,并声称CCR5的将保护婴儿免受HIV的感染。一时间震惊国内和国际的科研人员。首先贺的行为明显违反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基本伦理和医学伦理,这毋庸置疑。其次,从科学的角度,贺对CCR5的也是极其不合理,并没有给宝宝带来好处,只会带来很多潜在的严重风险(王皓毅、杨辉联手发声 | 基因婴儿:已经出了什么问题以及可能会出什么问题)。

CCR5基因编码白细胞膜上的一种受体,是HIV-1入侵人类细胞的主要辅助受体之一。1996年,比利时的Marc Parmentier团队在Nature上报道,CCR5-Δ32的突变存在于欧洲高加索人中,而且频率高达0.092(allele frequency),但在西非和中非的黑人及日本人群中没有发现该突变。CCR5-Δ32突变导致阅读框移码,产生没有功能的受体,抵抗HIV-1的感染。人群调查显示,CCR5-Δ32纯合或杂合突变导致HIV感染耐受或感染后病程进展缓慢。

今年3月份,Nature报道了利用CCR5-Δ32治疗HIV—“伦敦病人”的病例(特别关注 | Nature报道全球第二例或被治愈的艾滋病患者)。患者是一位HIV-1感染者,为了治疗霍奇金淋巴瘤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细胞供体恰恰具有CCR5 Δ32/Δ32突变。移植治疗16个月后,患者暂停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停药18个月后,患者体内的HIV-1 RNA维持在检测限以下。这样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例“柏林病人”,使用具有CCR5 Δ32/Δ32突变的造血干细胞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HIV得到长期缓解。

CCR5作为趋化因子的受体,在免疫反应中有重要作用。虽然CCR5-Δ32突变对于HIV感染或许有保护作用,但会增加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的患病风险。目前,携带CCR5-Δ32等位基因的个体并不携带重大疾病或先天缺陷,但该基因对于个体健康的影响却缺乏大规模人群数据研究。

2019年6月4日,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Xinzhu Wei和Rasmus Nielsen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文章CCR5-Δ32 is deleterious in the homozygous state in humans,通过分析409693位英裔个体的基因型和死亡登记信息,发现CCR5-Δ32纯合个体的全因死亡率增加21%,利用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HWE)的分析同样印证了CCR5-Δ32纯合是有害的。

之前有报道称,CCR5 Δ32/Δ32导致因流感感染所引起的死亡增加,增加感染特定类型疾病的几率。研究人员猜想,虽然CCR5 Δ32/Δ32或许有助于抵抗HIV感染,但总体上是有害于人体。通过对409693个具有英国血统的人的表型和死亡登记信息进行分析,发现Δ32/Δ32的生存率为0.8351,而Δ32/+、+/+分别为0.8654、0.8638;相比于Δ32/+、+/+,Δ32/Δ32的总死亡比率高出约21%;Δ32/+、+/+间无差异。而HWE分析同样显示Δ32/Δ32显著增加死亡比率。

该研究显示,尽管Δ32/Δ32有助于抵抗HIV,但是增加全因死亡率,对人体有害。该研究为我们全面理解CCR5对健康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另据Nature的中报道,该文采访了英国Exeter大学的流行病学专家David Melzer(主要使用英国的生物银行研究长寿),他认为“Wei和Nielsen用于检测CCR5突变形式的遗传标记之一 - 如克罗恩病和1型糖尿病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可以缩短人的生命。但是CCR5-Δ32与寿命之间相关性的证据远不如其它长寿基因的证据”。

此外,另一位专家Murphy则表示,“上述研究是非常有限的,因为数据主要来自41岁或以上的人,并且排除了任何提前死亡的人,但是研究人员在所掌握的有限的信息方面做的非常出色”。

像不像久经江湖的老前辈 所有哺乳动物基因组都含有CCR5基因,这充分表明CCR5基因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总而言之,这项研究发现说明了使用CRISPR基因技术或其他基因工程方法修改人类基因的做法,即使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也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对于CCR5基因来说,通过CRISPR基因敲除,可能会低抗艾滋病,但却会带来寿命减少等风险,而这一风险显然比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要大得多。

这项研究发现强化了这样的观点:在人类胚胎中进行基因是一个坏主意,应当予以禁止。在人类胚胎中去改变基因,这种做法是野蛮的。无论最开始在进行这些遗传操作时我们的用意是多么善良,也不应该这么做,尤其是在还没有完全了解清楚一个基因的功能的时候。

重庆男科好医院
广州早泄治疗多少钱
长沙治疗包皮包茎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