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沙参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新闻  2019年11月12日  浏览:4 次

  摘要:沙参【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出处】本品始载于《本经》,列为上品。《吴普本草》首先记载沙参之形态,云:三月生如葵,叶青,实白如芥,根大,白如芜菁。三月采。《蜀本草》亦谓:花白色,根苦葵根。《纲目》记载较详,云:沙参处处山原有之。二月生苗,叶如初生小葵叶而团扁不光。八、九月抽茎,高一二尺。茎上之叶则尖长如枸记叶而小,有细齿。秋月叶间开小紫花,长二三分,状如铃铎,五出,白蕊,亦有白花春。并结实,大加冬青实,中有细于。霜后苗枯

  【拼音名】ShāShēn

  【别名】知母、白沙参、苦心、识美、虎须、白参、志取、文虎、文希、羊婆奶、南沙参、铃儿参、泡参、桔参、山沙参、沙獭子

  【来源】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沙参、杏叶沙参、轮叶沙参、云南沙参、泡沙参及其同属数种植物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ophorahunanensisNannf. .Adenophoratetraphylla(Thunb.)Fisch.[rticillataFisch.;CampanulatetraphyllaThunb.]enophorakhasiana(Thoms.)enophorapotaniniiKorsh.

  采收和储藏:播种后2- 年采收,秋季挖取根部,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乘新鲜时用竹片刮去外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

  1.沙渗多年生草本,茎高cm。不分枝,常被短硬毛或长柔毛。基生叶心形,大而具长柄;茎生叶无柄,或仅下部的叶有极短而带翅的柄;叶片椭圆形、狭卵形,基部楔形,长 -11cm,宽1.5-。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两面疏生短毛或长硬毛,或近于毛。花序学不分枝而成假总状花序,或有短分枝而成极狭的圆锥花序,极少具长分枝而成圆锥花序的;花梗长不足5mm;花萼常被短柔毛呀粒状毛,少数无毛,筒部常倒卵状,少数为倒卵状圆锥形,裂片5,狭长,多为钻形,少数为条状披针形;花冠宽钟状,蓝色或紫色,外面无毛或有硬毛,裂片5,三角状卵形;花盘短筒状,无毛;雄蕊5,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花柱常略长于花冠,柱头 裂,子房下位, 室。蒴果椭圆状球形,极少为椭圆状,长mm。种子多数,棕黄色,稍扁,有1条棱,长约1.5cm。花、果期月。

  2.杏叶沙参本种与沙参的区别在于:茎生叶在茎上部的无柄或仅有楔状短柄,叶基部常楔状下延,基生叶具长柄。花序分枝粗壮,几乎平展或弓曲向上;花萼裂片卵形至长卵形,最宽处在中下部,通常多少重叠,宽1.mm,花盘多功能数有毛,少无毛;花柱与花冠等长。花期月。

  .轮叶沙参本种与前两种的区别在于:叶 -6轮生,卵圆形至线状披针形。花序分枝也常轮生;花盘较短,长mm,直径不超过1mm;花冠细小,近于筒状,口部稍收缢,裂片长约2mm。花期月。

  4.云南沙参本种与前三种的区别在于:茎生叶均匀分布于茎上;常无柄,叶片卵圆形至长卵形或倒卵形,上面疏生糙毛,下面密硬毛或仅叶脉上被硬毛。假总状花序;花盘短筒状,长不超过1mm;花萼边缘有1- 对小齿。花期月。

  5.泡沙参本种与前四各的区别在于:茎常密被倒生短硬毛;茎生叶无柄,极个别有楔状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圆形、狭椭圆形和倒卵形,两面被毛,边缘有2至数个粗大齿。花序通常在基部有分枝;花盘被毛;花柱与花冠近等长。花期月,果期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多生于低山草丛中和岩石缝内,也有生于海拔m的草地上或1000- 200m的开旷山坡及林内者。

  生于海拔m的草地或林缘草地中。

  2.生于山地草丛中。

  .生于草地或灌木丛中。

  4.生于海拔m的杂木林、灌丛或草丛中。

  5.生于海拔 100m以下的阳坡草地,少生于灌丛或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

  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广西等地。

  2.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西南及华南。

  4.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西藏。

  5.分布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或凉爽气候,耐寒,虽耐干旱,但在生长期中也需要适量水分,幼苗时期,干旱往往引起死苗。当年播种的沙参,一般不开花结实,需至翌年6月开花,花基月,9月种子成熟。以土层深厚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

  栽培技术作种子繁殖,分春播与冬播,北方春播4月,冬播在1月上冻以前。整地施足基肥,每1hm2施堆肥或厩肥kg。整地后,作畦宽1m,按行距40cm开浅沟,把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5cm,稍镇压,浇水,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春播种子约两星期后出苗。冬播种子第2年春季出苗。

  田间管理体制幼苗出土后要注意除草、松土,苗高 cm左右间苗1次,高cm时定苗,每隔cm,留壮苗1棵。为防止倒伏,在生长期间,可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壅根。追肥,苗期需勤施薄肥,保持幼苗健壮,以后除每年植枯萎后和出苗前,各追肥1次外,还需在5、7、9月各肥1次,以人畜粪为主,在植株高45cm时,及时打顶,控制植株高度,减少养分消耗,有利根部生长。

  病虫害防治病害有根腐病,可用退菌特50%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射。褐斑病可用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射,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等为害。

  【性状】

  性状鉴别(1)沙参根圆柱形或圆锥形,有的弯曲或扭曲,少数2- 分枝,长cm,直径. cm。表面黄白色或淡棕贡色,较粗糙,有不规则扭曲的皱纹,上部有细密横纹,凹陷处常有殖留棕褐色栓皮。顶端芦头(根茎)单个,稀多个,长cm,四周具多数半月形茎痕,呈盘节状。质硬脆,易折断,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多裂隙,较松泡。气微,味微甘、苦。

  (2)杏叶沙参根圆锥形,下部分枝极少,长cm,直径0.cm。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无环纹,有纵皱。顶端芦头长1..8cm,盘节明显或不明显。折断面不平坦,类白色,较结实。

  ( )轮叶沙参根圆柱形,少2-分枝,长5.cm,直径0.cm。表面无纵皱,上部具环纹。折断面不平坦,白色,中空。

  (4)云南沙参根偶有分枝,长cm,直径1- .5cm,上部多横纹,下部具弯曲纵纹或深沟纹。芦头长0.cm。折断面白色,多裂隙。

  (5)泡沙参根圆柱形,少2分枝,长cm,直径0.9- cm,表面矍环纹。芦头长 -6.5cm,盘节密。折断面不平坦,淡黄白色,松泡,中空。

  均以粗细均匀、肥壮、色白者为佳。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1)沙参(未去皮)落皮层由木栓石细胞和木栓层组成。木栓石细胞1- 环,每环1列细胞,细胞长亠菜,外壁增厚 m,侧壁常增厚成倒U字形,有的外壁呈脊状增厚突入胞腔内:木栓细胞环,每环 -7列细胞。皮层窄,可见狭长的乳汁管。中柱三生构造明显,次生构造略偏心;近中央的三生维管束与次生维管束相嵌排列;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呈断续的弧状;三生维管束的木质部束常短宽,单束成分叉;射线明显,常挤压破碎,本品乳汁和常与筛管群伴生;菊糖仅见在少数导管或导和附近薄壁细胞中。

  (2)杏叶沙参无木栓石细胞。木栓层厚列细胞,木栓细胞壁平直工微波状弯曲。三生维管束密集。乳汁管存在于韧皮部、栓皮层。菊糖结晶少,存在于导管中,极少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见封闭组织。

  ( )轮叶沙参木栓石细胞环,每环厚列细胞。木栓细胞厚 -7列细胞。乳汁管稀少,多聚集在筛管群附近。菊糖结晶多,存在于韧皮部。

  (4)泡沙参木栓石细胞环,每环厚裂细胞;木栓石细胞壁均匀增厚,纹孔、孔沟明显。木栓细胞环列细胞。三生维管束多,排列零乱;韧皮部外侧乳汁管群成环。菊糖结晶无或偶见。

  粉末特征:(1)沙参①纹、螺纹导管直径 m,纹导管孔多狭缝状。②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长条形、类椭圆形、类多边形,长 m,宽 m,壁厚 m,有的垂周壁连珠状增厚;侧面观长方形,外壁增厚 m。③木栓细胸表面观类长方形、长条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直或弯曲;断面观类长方表,壁略波状弯曲,有的可见条状纹理。④有节乳管常连接成状。⑤菊糖结晶扇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2)杏叶沙参①纹、梯纹导管直径 m;梯纹导管纹孔多呈长方形。②木栓细胞表面观类多边形、类长方形,长 m,宽 m。此外,有菊糖、乳汁管,偶见木栓石细胞(根茎)。

  ( )轮叶沙参①纹、孔纹及梯纹导管直径 m。②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长9 -240 m,宽 m,壁厚 m,可见细必裂纹及纹孔;断面观长方形,外壁厚,侧壁稍厚,呈马蹄形。此外,有木栓细胞、乳汁管及菊糖。

  (4)泡沙参①纹、梯纹导管直径 m。②木栓石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类多边形,长 m,宽 m,壁厚 m,纺也稀,细孔状,孔沟明显。③木栓细胞表面观长条形、类长方形或类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波状弯曲;断面观类长方形,壁略弯曲,有的可见条状纹理。此外,有乳汁管、菊糖。

  【化学成份】沙参根中分离得4个化合物,它们是: -谷甾醇( -sitosterol), -谷甾醇- -D-吡喃葡萄糖甙( -sitosterol-O- -D-glucopyranoside),蒲公英赛酮(taraxerone)及二十八碳酸(octa-cosanoicacid)[1]。

  【药理作用】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腹腔注射杏叶沙参煎液(0.5g/只)能明显增高小鼠末梢血中淋巴细胞和T细胞数;胸腺内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亦有增加趋势,可显着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可明显增加小鼠脾脏重量,但降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数和T细胞数。表明沙参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抑制体液免疫。具有调节免疫平衡的功能。沙参也可提高淋巴细胞转换率。

  2.祛作用:按1g/kg剂量给家兔灌服沙参煎剂表明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但作用强度不及紫花等。

  .抗真菌作用: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4.强心作用:1%沙参浸剂对离体心脏具有明显强心作用,离体心脏振幅增大,作用可持续5分钟。

  【鉴别】量化鉴别(1)取本品粗粉身碎骨2g,加水20ml,置水浴中加热10min,滤过。取液液2ml,加5% -萘酚乙醇液2- 滴,摇匀,沿试和壁缓缓加入硫酸0.5ml,两液接界处即显紫红色环。(检查糖类)另取滤液2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滴,置水浴中加热5min,生成红棕色氧化亚铜沉淀。(检查糖类)(2)薄层色谱取药材粉末2g,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60ml,回流提取4h,回收氯仿后,残渣以1ml氯仿溶解作为供试液。另取 -谷甾醇及 -谷甾醇棕榈酸酯各1mg,加氯仿1ml溶解作为对照液。分别吸取上述供试液和和对照液各10 m,点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以氯仿-苯(9:1)展开至1/2处,吹干,再以氯仿-苯(7: )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液,110℃加热5min。样品液色谱在与对照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

  1.沙参: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和芦头,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2.蜜沙参:现行,取炼蜜用适量开水稀释后,加入南沙参片中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黄橙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南沙参片100kg用炼蜜25kg。

  .饮片性状:沙参为圆形或类圆形厚片,表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周边淡棕黄色,皱缩。质轻。无臭,味微甘。蜜沙参形如南沙参片,表面橙黄色或焦黄色,偶见焦斑,味甜。

  【性味】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经】归肺;胃经

  【功能主治】养阴清热;润肺化痰;益胃生津。主阴虚久咳;痨嗽痰血;燥咳痰少;虚热喉痹;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g,鲜品15- 0g,或入丸、散。

  【注意】

  风寒禁服。

  1.《本草经集注》:恶防己,反藜芦。2.《本草经疏》:脏腑无实热,肺虚寒客之作嗽者,勿服。

  【附方】《纲目》:沙参白色,宜于沙地,故名。其根多白汁,俚人呼为羊婆奶,《别录》有名未用羊乳,即此也。此物无心味谈,而《别录》一名苦心,又与知母同名,不知所谓也。铃儿草,象花形也。按:弘景谓五参主疗颇同,非也,实因其根皆为锥形与人参相类也。时珍列沙参为山草类,并谓沙参处处山原有之,而又调其宜于沙地,所释乃望文生义。《吴普本草》云:沙参,一名白参,实白如芥,很大,白如芜菁。《广雅疏证》:案 沙 之言斯,白也。《诗刊、小雅.瓠叶)笺云: 斯 ,白也。今俗语斯白字作 鲜 ,齐鲁之声近斯。斯、沙古音相近。实与根皆白,故调之 白参 ,又谓之 沙参 。沙参与白参同义。《广雅疏证》又云:《神农本草》云: 沙参一名知母,味苦,此苦心之所以名也。 《本草经考注》则云:沙参、知母,古误混同 知母下地参、水参、水须三名盖为沙参一名。沙参下黑字一名虎须亦是知母条错简欤。可供参考。

  【各家论述】1.《别录》:沙参生河内川谷及冤句、般阳续山。二月、八月采根, 。2.《本草经集注》:今出近道,丛生,叶似枸杞,根白实者佳。此沙参井人参是为五参,其形不尽相类,而主疗颇同,故皆有多名,又有紫参,正名牡蒙,在中品。 .《蜀本草》:《图经》云:花白色,根若葵根。4.《本草图经》:今出淄、齐。潞、随州,而江、淮、荆、湖州郡或有之。苗长一、二尺以来,丛生崖壁间,叶似枸杞而有叉牙,七月开紫花,根知葵根,着许大,赤黄色,中正白实者佳。二月、八月来根,暴十。有上生者叶有细有大,花白,瓣上仍有白粘胶,此为小异。5.《救荒本草》:沙参,令辉县太行山边亦有之。又有杏叶沙参及细叶沙参,气味与此相类,但《图经》内不曾载此二种叶苗形容,未敢收入本条。今皆另条开载。救饥:掘根浸洗极净,换水煮上苦味,再以水煮饭熟,食之。6.《本草备要》:似人参而体轻松,向实者良。生沙地者长大,生黄土者瘦小(北地真者难得。沙参分南北两种:北者良;南者功用相同而力稍逊。)7.《本草从新》:南沙参,色稍黄,形稍瘦小而短,近有.种味带辣者,不可用。8.《本经逢原》:沙参有南北二种,北者质坚性寒,南者体虚力微。9.《植物名实图考》:沙参,《本经》上品。处处皆有,以北产及太行山为上,其类亦有数种,洋《救荒本草》。花与荠苨相同,惟叶小而很有心为别。

  【临床应用】1.骚日老西散(沙参四味散)沙参25g,甘草15g,紫草茸15g,拳参15g。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混匀,分装,即得,每袋50g。本品淡白色粉末;味微甘。功能解热清肺,止咳祛痰。用于感冒咳嗽,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胸胁刺痛。口服,每次5g,每日次,小儿酌减。(《辽宁省标准》1987年)2.南沙参浸膏溶液:南沙参1000g。取南沙参按渗漉法,以 5%乙醇为溶媒,俟渗出液达生药量5倍时,停止渗漉,回收乙醇并浓缩,滤过。取少许澄明滤液测定含量后,调整至每1ml含抽出物250mg,再加0.5%宋甲酸钠,静置天,取上清液滤过即得。按总抽出物方法测定:每1ml含总抽出物250mg。功能镇咳祛痰,清肺火止咳。用于肺气虚弱,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脓疡,肺结核,咳嗽气短,午后发热,咯血等。口服,每次ml,每日2次。(《中药制剂汇编》) .利咽合剂:南沙参250g,桑叶75g,石斛125g,射干125g,木蝴蝶 7g,白苏子125g,麦冬150g。以上七味,加水煎煮2次,合并煎液,滤过,静置,上清液浓缩至1050ml,加适量防腐剂,搅拌,静置,取上清液1000ml,即得。本品为淡黄色液体,味苦。放置后略有沉淀。取本品2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滴,水浴加热5分钟,产生红棕色沉淀,本品的相对密度应不低于1.0 。功能养阴生津,清热利咽。用于慢性咽炎。口服,每次20ml,每日2次。(南京市卫生局《医院制剂规范》)

  【摘录】《中华本草》

  (医药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洁灵 植物甙功效牙膏(改善多种口腔问题)具有改善多种口腔问题、抑制口腔病菌、降低牙龈直属菌群的功效。

三岁宝宝口臭是什么原因
小孩睡觉流鼻血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成分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