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智能制造让大象飞起来区域
中医新闻 2020年05月15日 浏览:2 次
4月27日,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会议暨成果展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指出, 是新常态下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路线图,主线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当前的重点是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的贯标企业仅200家,且绝大多数企业仅一两项新型能力通过评定。而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中联重科 )则有4项能力获得认可,覆盖从设计到服务的整个企业管理流程。
什么是 智能制造 ?它又如何让中联重科这头装备制造 大象 飞起来?
智能制造连接人与产品
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决定自2015年启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同时给出了具体目标:试点示范项目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4%。
在中联重科,智慧工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路径。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公司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李青林的办公桌上,看到一块显示屏十分惹眼。在这里,李青林不仅可以直接看到工厂运行的实况视频,也可以查看车间每一个流程,制造执行系统(MES)还会自动提示生产现场遇到的问题。 整个生产链上的每个工位之间都是互联的。假如某个流程出现配料不足,系统就会自动提醒。
做了近40年的现场管理,智慧工厂让李青林看到了生产效率的两次飞跃。第一次是2010年企业资源管理计划(ERP)上线,混凝土泵车一个班次的产能从七八台泵车产能升到12台,提升50%以上。2012年MES运行后,一个班次最多可以生产25台泵车,产能翻番。 员工数量基本没有增加,只要5个工段长即可管理500多个工人。 这让李青林倍感轻松。
中联重科首席信息官王玉坤对表示,中联重科每个月的产值超过20亿元,但月结订单成本差异平均控制在50万以内,月结差异最小值曾达到 万元。仅此一项,就意味着节约了近2.97亿元的成本。中联重科希望智慧工厂孕育出智能产品,达到产品与产品的互联,最终实现产品与人的互联。
脾虚便秘怎么调理什么药活血化瘀消肿好
六盘水治疗白癫风医院

- 上一篇: 智能门锁到底安全吗这里有诸多我们不知道的区域
- 下一篇 李彦宏百度将拓展欧盟市场区域
-
面瘫针灸治疗如何选穴处方
2019-07-13
-
肥胖症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2019-07-13
-
以中医勃兴还中国精彩
2019-07-13
-
身体清洁死角去角质的方法
2019-07-13
-
桑沥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工作压力大成为男性健康第一杀手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