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犯胃吐酸水,中医爱用两味药的小处方,药物比例很关键_0
中医新闻 2019年08月09日 浏览:9 次
摘要:左金丸,又名回令丸,出自《丹溪心法》,在古籍中是治疗肝火犯胃的要药。原方中黄连性寒为君,吴茱萸性热为佐使,按6:1入药,以大比例黄连清肝火,吴茱萸制约黄连的寒性,同时助胃和降。 在跟诊的时候看到一个呕吐的病人,已发病2个多月,食入即吐,嗳气乏力,咽中自觉有,色白,舌质暗,苔白,脉弦沉。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肝气犯胃证。笔者在处方中看见了 吴茱萸6克,黄连 克 的字眼,一时间有些犹豫,这是左金丸么?为什么吴茱萸的用量比黄连还大?在查阅了资料并和老师讨论之后,才发现是笔者太狭隘了。
黄连
左金丸,又名回令丸,出自《丹溪心法》,在古籍中是治疗犯胃的要药。原方中黄连性寒为君,吴茱萸性热为佐使,按6:1入药,以大比例黄连清肝火,吴茱萸制约黄连的寒性,同时助胃和降。而本方此处却用了吴茱萸6克,黄连 克,比例倒置。为什么要这样用呢?仔细看病例我们可以发现,这位病人虽然同是及胃所致的恶心呕吐,但其总体表现为寒证,若仍是大比例黄连,寒上加寒,则会加重病情。故使用吴茱萸6克,佐以黄连,在肝胃同治的基础上彰其温热之性。此方不过是在左金丸的基础上加以变化调整。
吴茱萸
其实临床上有很多类似的运用,就单拿左金丸而言,黄连和吴茱萸的比例不同,则针对不同的疾病,在临床上也有相应的研究。古语有云: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临床中经常见到肝、脾、胃同时发病,出现恶心呕吐,嗳气不舒等症状。黄连为大寒之药,可清肝胃之热,吴茱萸性热味辛,有和胃降逆的功效,二者合用时肝胃同治,可互为佐使,效果显著。当黄连与吴茱萸为6:1时,更适宜于肝经郁热,热邪犯胃的病证;而当黄连与吴茱萸为1:1时,寒热之性不显,则适宜于寒热夹杂的肝气犯胃证。反之当二药的比例如本方中倒置时,则针对于寒凝肝经所致的肝气犯胃证。
通过这个事情笔者也意识到经方不仅是方,更是法,需要经方上再加以辨证运用,扩大其使用范围。如若生搬硬套,恐会像笔者这样贻笑大方,特此与同仁共享。
泻火,疏肝,和胃。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小孩感冒怕冷怎么办
小程序搭建
小孩子流感症状有哪些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指哪些
云南省特色植物药都有啥
什么是云南省特色植物药
河南治妇科的医院西安最好的治牛皮癣医院
银川治疗性病医院哪家好

- 上一篇: 去除湿气的食疗偏方 茯苓粥可健脾祛湿
- 下一篇 失眠也有类型 中医刮痧对症治疗
-
面瘫针灸治疗如何选穴处方
2019-07-13
-
肥胖症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2019-07-13
-
以中医勃兴还中国精彩
2019-07-13
-
身体清洁死角去角质的方法
2019-07-13
-
桑沥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工作压力大成为男性健康第一杀手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