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住房信息联网有助科学调控资源
中医新闻 2020年11月19日 浏览:7 次
个人住房信息联有助科学调控
【建材】【导言:基础数据还要看股价是否合理的缺失和存伪,正在对中国经济调控和社会管理的科学性构成挑战。这一现象尤以房地产调控领域为甚。限贷政策屡屡脱靶、限购政策又总是伤及无辜以及房产税迟迟不能推广、关键原因即在于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滞后。】 包括直辖市、省会和东南沿海房地产热点城市在内的40个城市,将在历史上首次实现个人住房登记信息的城际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日前给出的确切时间表是今年6月底前。 在此前召开的住建部年度工作会议中,姜伟新曾强调,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是住建部今年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以及社会管理意义重大。 将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与近年来房地产调控所遭遇的困境密切相关。 2010年4月15日,为遏制房价上涨过快、打击炒房,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动用空前严厉的差别化信贷政策,要求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不得低于50%,贷款利率不得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但随后,如何认定第二套住房却成了一个敏感且扯皮的问题。这道只需用两根手指就能得出答案的算术题,在房地产调控面前竟成了谜语市场上至少7种认定第二套住房的办法并行:有的以房贷记录为准,有的以住房登记信息为据,有的以家庭为计算单位,有的则以个人为单位。如此混乱认定,使差异化信贷政策的调控目标渐渐模糊,调控效力遭遇瓦解。 迫于此,住建部不得不又于当年6月给6月24日下午调控政策打补丁联合央行及银监会出台认房又认贷的第二套住房官方认定标准。 2011年,房地产调控继续升级,行政色彩浓厚的住房限购政策在有效击退大城市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的同时,也渐成众矢之的。有人指其误伤了部分刚需,尤其是对非户籍的城市常住居民有欠公平;还有人将二三线城市非限购区域的房价暴涨归罪于限购的挤出效应。 上述调控所遭遇的尴尬,充分暴露出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的一项短板,即缺乏真实有效的个人住房信息数据基础。由于很多城市房屋权属登记系统尚未与全国联,也未与银行征信系统联,因而根本无从查清个人名下的真实房产数量。这非但是限贷政策屡屡脱靶、限购政策总是伤及无辜的重要原因,更是空转8年之久、试点一年有余的房产税至今仍不能向全国推广的真实内幕。
1/2 记录数: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末页
四平治白癜风的医院汕头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株洲治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
面瘫针灸治疗如何选穴处方
2019-07-13
-
肥胖症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2019-07-13
-
以中医勃兴还中国精彩
2019-07-13
-
身体清洁死角去角质的方法
2019-07-13
-
桑沥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工作压力大成为男性健康第一杀手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