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新闻

订单农业难推行原因农民契约意识差营养

中医新闻  2021年01月10日  浏览:2 次

从前几年的大蒜、生姜,到今年的玛咖、菠萝,在农产品价格暴跌中,农民很受伤。订单农业作为以销定产的重要手段,对稳定农产品价格、确保农民合理收益、抵御市场价格风险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调查发现,订单农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因为部分农民契约意识差、恶意违约而变得难以推行,这反过来又伤害了商户和农民。

农产品价格高涨 扩大种植规模 供大于求 价格大跌,价格的过山车,毫无疑问让越来越多参与商品作物种植的农民神经紧张。今年的云南玛咖,便经历从高处一斤120元下跌到1元的过程。地方政府曾经尝试用订单农业的方式解决价格波动的问题,然而,情况却超出了政府和商户们的预期

价格上涨,合同成了一纸空文

别人多出一两块钱,大多数农民就不会再履行承诺,转而卖给其他商贩。 一位在云南偏远山区推广中蜂养殖的工作人员告诉,偏远山区农民虽然淳朴,但往往缺少契约精神。 如果不能从技术或者后续政策补贴上 捏住 农民,想要通过一纸协议就让农民守约,很难! 这名工作人员表示。

了解到,在云南省内,多地政府曾积极推广订单农业,引导农民在种植玛咖前就和公司签订销售协议,从而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可就在几年前,签订了协议的农民却没把玛咖卖给商户,而对自己的违约行为,却轻描淡写地说是 人之常情 。

在价格上涨阶段,农户并不愿意和企业签订合同。在云南某玛咖产区,部分企业在和村民签订收购协议前就出现农民拒签的情况。如果与玛咖企业达成协议,村民不仅可以免费获得种苗,还可以获得相应补偿,按照协议收购价每亩地收入近万元。但仍有村民认为,收获时玛咖行情 可能更好 ,不愿意贱卖。不料今年收获阶段,等来的却是价格暴跌,农民欲哭无泪。

在云南省安宁市八街街道,食用玫瑰去年也曾遭遇价格过山车,最低时玫瑰价格也曾跌到两三元钱,连采收的劳动力成本都不够。曾有企业试图与农民提前订货,然而,一纸协议抓获各级代理30人并未产生效益。 我们公司在旺季的时候每天要收购七八吨的玫瑰花,但一些小商贩会因为收购量少,以稍高一点的价格进行收购,但别的农户听说了,就开始跟我们扯皮。 安宁润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代晓邦说起玫瑰花收购,颇为无奈。

实际上,不履约农户也有自己的算盘。 卖谁都是卖,价格卖得高一点收入就多一点。何况收花的也是熟人,不好拒绝。 村民李师(化名)告诉。对于合同上注明的违约条款,李师显得并不在意, 他们是大企业,不差我这点花,也不会和我计较这个。 对这种想法,代晓邦很无奈: 每个村都会有这种人存在,觉得违约不是什么大事,即使将他们踢出合作社,他们也会去向村干部求情,都是一个村的,最后也都不了了之了。

一位玫瑰加工商告诉,要解决农产品价格暴跌伤农问题,订单农业行之有效,大企业的资金优势有助于抗击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但就目前农民履约情况而言,哪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哪家企业吃亏。

原本双方共赢的合同,却成了只限制企业的枷锁。

商户维权,赢了官司维不了权

农民不履约,那企业维权可以吗?绝非易事。

尽管总体损失较高,但损失落到相对分散的农户家中,每家的产量及产值并不高,企业一家家催收成本高昂,而要诉诸法院,官司好赢但执行起来却异常困难。 真要强制执行,农民一旦抱团抵制,闹成群体性事件,政府往往也只能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八街街道产业办主任刘志伟说。

而等到价格大跌时,企业还得按照订单价收购。极少数农逐步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民甚至出现前几年价格高时不向企业销售,价格暴跌了却要求企业执行合同的情况。几年下来,不少企业也不愿意通过订单方式收购农产品,订单农业在不少地方难以为继。

农民种植规模往往是依据上一年收购价格来决定,但市场往往有滞后性,农民抗风险能力又相对较差。 刘志伟表示,目前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披露不及时问题较为突出,是造成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的重要原因。

面对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政府却面临两难:一方面,政府无权也不敢要求农民必须多种或者少种某种作物;另一方面,政府如果完全不作为,一旦农产品滞销,引起的农户收入下跌又不能不关注,尤其是一旦对某地产业造成严重破坏,往往也会影响小范围内社会稳定。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刘志雄告诉,订单农业遇到农民违约在现实中仍然较为普遍。 一旦遇到农民违约,企业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刘志雄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农民契约意识相对较差,而强制农民履约成本很高,也存在较高的社会风险,目前还没有有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补齐诚信短板,任创出我区菜鳗史上最好的价格。”陈耀根认为重道远

实际上,正是看到了订单农业潜在的风险,不少基层政府开始引导企业采用保护价的方式来稳定市场。

了解到,进入7月,安宁八街玫瑰花价格再次跌至 元,而即便是如此低价,不少农民却仍然卖不出去。

而由于和润森公司签订了保护价,不少农户并不愁卖。代晓邦告诉: 我们和农户签了合同,协调了保护价,今年我们签了200多亩。在市场价低的情况下,我们按照5元一公斤进行收购,若市场价高于保护价,就随行就市。

为什么是5元?代晓邦给算了笔账。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除去农民的成本和人力,5元的保护价能保证农户每亩玫瑰一年能有两千六七百元的净收入,比种植大米要好。如果低于5元,花农就直接把花挖掉了。

然而,润森公司和农户签订的保护价范围并不大,双方之间也已合作多年,存在一定的信任关系。如何大规模发展订单农业?各方的意见相对统一:关键要做好农村征信。

不少农民年纪都较大,既不需要去银行贷款,也很少外出务工,征信出现问题后的贷款、购票限制等方式都很难形成有效制约。 刘志伟认为,至少短期来看,农村征信体系还不容易很快有效运行。刘志雄则认为,征信观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持续广泛的宣传尤为重要。 建议企业在签约前对农户多些了解,逐渐和部分农户建立相对稳定的供货关系后再考虑签订单,从而形成公司+农户的利益共同体。 刘志雄说。

荆州治白癜风专科医院
绥化哪家医院治疗牛皮癣好
食道癌胃上提手术颈部伤口肿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