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有偿删帖破坏社会生态平衡吗
中医新闻 2022年02月19日 浏览:7 次
据新华社报道,4年间,犯罪嫌疑人陈某冒充身份,自称某站环保频道主任,伙同家人通过有偿删除其在站自行发布的企业环境污染负面信息,非法获利600余万。近日,北京警方成功破获2015年 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专项整治行动全国首起刑事案件。
这些犯罪嫌疑人的胆子还真不小,居然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堂而皇之冒充四处采访,随意游走于企业、环保部门之间。可以说,不法企业的肆意排放,影响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而假以牟利为目的进行敲诈勒索、有偿删帖,则极大破坏了社会生态环境的平衡。
不必讳言,企业污染环境当然应该受到惩罚,无论是勒令整改还是课以经济处罚,均须依法依规进行,不得丝毫宽纵。而陈某等先发布污染信息,再以删除这些信息为诱饵从中套利,则属于 裸的敲诈勒索行为,不仅不能起到舆论监督的效果,也严重损害了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与价值观。
依法打击陈某等人的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行为,并不意味着会放过不法企业的违法排污,而是首先将其与企业排污行为进行一个 切割 。排污是排污,敲诈是敲诈,这是两码事、两宗罪,不可混为一谈。至于那种因为企业违法排污而认为假据此敲诈勒索就是正义的看法,更是糊涂。
我们必须明确的是,即便是打击违法行为,也必须通过严格、合法的程序与手段来矫正,而不能随便滥用 私刑 。若一味纵容某些机构与个体以不名誉、不道德的宵小手段,上下其手,顺风撒土,从中获取暴利,只会进一步加剧整个社会生态的失衡,不可能真正有助于环境治理。
广东2#铜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何有增无减、难以从根本上得以遏止?一方面,执法不力导致企业无视环保诉求,甚至可以轻松绕开监管;另一方面,普遍存在的利益输送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企业排污行为。这其中,究竟有多少利益流向了类似 有偿删帖 这样的利益链条,值得深入探究。
互联不是法外之地,依法治须要全社会来共同参与,积极举报,共同监督,群打群防群治。如果总是抱着 花钱消灾 、 借机敲诈 的心态,那么企业乃至地方政府往往并无动力去认真搞环保,而是一门心思盯着络舆情,宁肯为息事宁人而花费巨大,也不肯稍稍在环保管理上用用心。而这,不仅与生态文明渐行渐远,也会败坏社会生态、政治生态。
因此,对于络敲诈和有偿删帖等违法行为,有必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决不姑息,发现一起、处置一起,彻底斩断黑色的利益链条,并广为周知,使得企业和部分地方政府明白,不解决根本问题,仅仅靠删帖,或许能够侥幸于一时,却不可能长期逃脱法律的惩罚。
此次由国家信办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启动的为期半年的 络敲诈和有偿删帖 专项整治工作,一出手就破获一起标的额达600多万元的大案,充分彰显出政府积极规范与治理络空间、从严打击络违法犯罪行为的决心。作为2015年络空间整治活动的 第一案 ,此次专项治理活动理当获得 点赞 。(评论员 胡印斌)
拉萨治疗盆腔炎医院南宁男科好医院
杭州哪里治疗白癜风好

- 上一篇: 疯狂后少女协助他人拘禁吸毒强拍裸照了
- 下一篇 疯狂比亚迪司机系醉驾致死伤吧
-
面瘫针灸治疗如何选穴处方
2019-07-13
-
肥胖症对心理健康的危害
2019-07-13
-
以中医勃兴还中国精彩
2019-07-13
-
身体清洁死角去角质的方法
2019-07-13
-
桑沥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工作压力大成为男性健康第一杀手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