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祛除内热减肥

中医减肥  2020年02月29日  浏览:4 次

摘要:祛除内热,除了推拿外,饮食控制非常重要,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可以说是宝宝内热上火的来源。

位于掌背食、中两指,掌指关节间夹缝中。

掐揉一扇门能发汗透表,退热平喘,镇惊除烦。用于伤风感冒,喘气

【作用】

掐揉一扇门能发汗透表,退热平喘,镇惊除烦。用于伤风感冒,痰喘气粗,呼吸不畅。亦为保健穴。

附:揉一扇门对咳喘穴:一扇门与咳喘穴,分别位于手掌与手背。在中,用对穴疗法。对伤风感冒,发热无汗,咳喘、哮喘,胸闷憋气,呼吸不畅等症有奇效。

两扇门

【位置】

位于掌背食指与中指、中指与无名指掌指关节两侧夹缝中。

【作用】

揉掐两扇门能发汗透表,退热平喘,是发汗的有效之穴。用于风寒外感,身热无汗,劲风抽搐等症。

命门

【位置】

位于手掌面,自小指梢至小指根。

【作用】

补命门能温补肾阳。用以治疗一切下元虚寒,五更泄泻,完谷不化,腰酸背痛等症。

运水入土、运土入水

【位置】

位于手掌面,拇指指根至小指指根,沿手掌面边缘形成一条弧形曲线。

位于手掌面,拇指指根至小指指根,沿手掌面边缘形成一条弧形曲线。

【作用】

1.运水入土能健脾助运,润燥通便。用于脾胃虚弱而见完谷不化,疳积、便秘、遗尿等症。

2.运土入水能清脾胃之湿热,补肾水之不足,利尿止泻。常用于新病,实证。如因湿热内蕴而见小腹胀满,小便赤涩、痢疾,吐泻等症。

老话常说: 小孩子就怕有火,有火就会生病。 以前我不以为然,自从有了孩子后,我越来越发现这句话应该时刻铭记于心。

宝宝为什么容易上火

宝宝是 纯阳之体 ,生命力旺盛,新陈代谢快,本身就热,绝大多数宝宝的基础体温会比成年人高一些,宝宝又精力旺盛,同时现在的饮食又常常让宝宝摄入过多高蛋白食物,养育方式上生怕宝宝受凉,常常给宝宝捂着,热发散不出来,宝宝就特别出现各种 内热 。

宝宝上火会引起哪些问题

内热呈现不同,仔细观察发现问题

舌头

首先,观察宝宝的舌头。舌头上的几个区域对应的是身体的几大部位。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判断孩子有没有热,看舌头就能一目了然。

通常来说,正常、健康的舌头,舌质应该是粉色的,应该是薄且湿润的一层白苔。

如果身体热气太重,舌头就会变成红色,严重的还会出现深红色、绛红色,舌苔也会变黄。根据舌头各个部位的颜色,能够判断哪里有热。如果舌尖有红点点突起,红得发亮,则表示肺热。如果舌头上的红点点分布极多,为俗称的 草莓舌 ,则说明内火非常重。如果舌尖边外侧很红,说明心火旺。

如果舌头中部的舌苔黄腻,表示脾热严重,宝宝容易出现厌食、积食。如果舌头两侧肝的反射区,颜色过红,表示肝火旺。

如果自己拿不准通过舌头辨别的问题到底对不对时,可以再结合身体的具体部位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需要观察以下这些部位:

眼角

正常宝宝的眼睛黑白分明,双目有神,如果宝宝眼睛红,眼屎增多,则说明孩子有肝火了。

嘴角和口气

如果宝宝嘴唇很红,口气很重,而且口角有 白茬儿 ,这就说明脾胃有热。

鼻子

如果宝宝睡觉打鼾,动不动流鼻血,这也是肺热引起的。

大小便

小便黄、味道重表示热重。每次宝宝大便时,家长都应观察宝宝,是否便得轻松,顺利,表情如何。便完,也要观察一下大便的成色,正常的大便是黄黄软软的,如果大便过于干燥,则说明大肠积热,如果大便不成形,则说明宝宝受寒或是湿气重。

宝宝的 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体内火越大。

小儿推拿能驱火

对于不同部位的内热要用不同的推拿手法予以祛除。

肺热:清肺经 00次,清大肠经 00次,按揉合谷1分钟,捏脊10次

脾胃热:掐四缝10~20遍、揉板门1~2分钟,运内八卦 00次,清胃经 00次、清天河水200~ 00次。

心火:清心经 00次,清天河水 00次,清小肠经 00次

肝火:清肝经 00次,清心经 00次,推坎宫100次,如果眼屎特别多,可以再加清天河水 00次。如果宝宝脾气大,可以加上揉太冲1分钟。

大肠热:清大肠经 00次,清胃经 00次,推下七节骨 00次。

天然食物能驱火

祛除内热,除了推拿外,饮食控制非常重要,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这部分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可以说是宝宝内热上火的来源。

另外,薯片、饼干等油煎炸零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巧克力等高热型食物的摄入也是上火重要因素之一。所以要给宝宝驱火,减低这部分食物的摄入是很重要的。

平日里可以给宝宝多吃些白菜、西红柿、芹菜、莴笋、茭白、莲藕、茄子、百合、冬瓜、苦瓜这些凉性的食物。如果还在哺乳期不能吃辅食的宝宝,可以适当增加喝水量,如果宝宝不爱喝水,在已经能添加水果的情况下,可以喝些果汁,当然果汁也要选取凉性水果榨汁,兑水冲的淡些。

肺热的宝宝可以多喝梨水、萝卜汁、甘蔗马蹄水、秋梨膏、枇杷露等。

肝热的宝宝需要吃一些清肝明目的食物,如芹菜、莲藕、黄瓜、丝瓜、茭白等,还可以泡一些菊花枸杞茶给宝宝喝。菊花具有清凉明目的作用,枸杞能补肾益脑。

心火最旺一般是夏季,这个时候,新鲜上市的莲子、百合、苦瓜祛心火效果特别好。熬些莲子银耳羹,绿豆子百合粥、或是苦瓜煲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味道略苦的蔬菜如生菜、豆苗、芹菜等都可以多让宝宝吃。

脾胃热的宝宝可以用柿饼上的柿霜冲水喝,或是用生的白芝麻加冰糖冲水给宝宝喝。

大肠积热的宝宝可以少吃一些,油炸、甜品等不要吃,给孩子空空胃,或者吃得清淡、喝点小米粥、百合粥,荸荠煮水或榨汁,都可以消食去火。

特别注意

千万不要把宝宝热内重上火与成人内热重上火简单等同。不少家长认为,宝宝上火和大人一样,喝些凉茶就可以好了,或者将成人吃的 去火 减量,给到宝宝吃。

这些方法其实都是有损宝宝健康的做法,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宝宝处于生长的特殊时期,各种器官、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属于低免疫人群,成人药品中的部分成份不适合儿童,滥用成人药物会伤害儿童的肠胃、肝肾,儿童必须慎用。

 

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

膝关节滑膜炎吃什么药汕头治疗男科医院老是经间期出血怎么办

男人早衰怎样恢复
旅游出行必备肠胃药
西瓜霜和意可贴哪个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