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记录养生之道的书籍
中医减肥 2019年10月22日 浏览:8 次
摘要: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耽。约生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0年左右),思想家,据传活了三百多岁。
中国古代的之道,内容浩富,立论精湛,然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现据收集的资料,简介中国古代养生部分文献及其作者的主要养生思想,以期在国家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中,给今人以启示。
《老子》
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耽。约生于春秋末期(约公元前570年左右),思想家,据传活了三百多岁。《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系哲学著作,其中也包含了不少养生思想。老子主张顺乎自然,清境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知足常乐。认为静胜躁,反对生生之厚,即奉养太过度;认为益生曰祥,即纵欲贪生乃不祥之事。
《庄子》
作者庄子(约公元前 69一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哲学家。主要养生思想包括: 清静无为 ,要求 忘我、无欲 ,认为 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 。清静养神以保形体,即:抱神以静,形将自正 ,神将守形 ,初步揭示了静动结合以养神,更有利于健康长寿。
《管子》
作者管仲(?一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初期政治家。《管子》一书可能为后人托名所作。他的养生思想主要有:(l)认为 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 ,即以 平正 养生,包括乐观端正,节五欲去二凶,去好过等;(2)主张虚静、恬愉以养心神。认为只有 去欲则宣,宣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立矣;独则明,明则神矣 。( )认为 静胜躁 , 静则得之,躁则失之。 (4)提倡 老则长虑 ,若 老不长虑,困乃竭 。即老人如不经常动脑思考问题的话,就会很快变得呆顿,促使衰老。
《子华子》
子华子,战国时期哲学家,魏国人。养生方面的主张有:(1)六欲皆得其宣;(2)认识到正常生理 营卫之行,无失厥常,六腑化谷,津液布扬,故能长久而不弊。 所以,主以 动 养生,以疏通气血为养的观点,并举 流水不腐,以其逝故也;户枢不蠹,以其运故也 来强调说明保持气血流畅的重要。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成书于西汉时期,非一人一时之著作,是世界上现存最古的、最完整的一部医学著作。在养生学方面也是集大成的。其养生思想极其丰富,基本原则是 顺自然,保正气。 主要观点有:(1) 法于阴阳 。顺应天时,顺应四季气候以养生,保护生机,提倡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2) 和于术数 。主张动以养形导引、按摩、气功、无所不包。( ) 食饮有节 。包括饮食和五味不能偏嗜。(4)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指四季的作息制度与劳逸的适度,以防 过用病生 。(5) 恬淡虚无 , 注意精神调摄。同时已认识到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寿命的极限(即天年)是 度百岁乃去 。
《养生论》
作者嵇康(公元224一26 年),魏未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当时 竹林七贤 之一,同时又是一位有名的养生学家。后为司马昭所杀。他的养生观点主要有:(l)重视调摄,认为 树养不同,功收相悬 。(2)主张形神共养,因为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在养神之法中,既主张清虚静泰以宁神,又提倡音乐怡神以悦志。( )防止过用病生,注意积微成损。
《抱朴子》
作者葛洪(公元284一 46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练丹术家。其养生思想有:(1)主张恬愉淡泊,涤除嗜欲。(2)宝精行气,创胎息功法。( )房事问题,认为不可绝阴阳,唯得节宣之和。(4)认为养生以不份为本,主张 爱之于微,必成之于著 。(5)主张动以养形,吐纳炼气。
《养生延命录》
作者陶弘景(公元456 5 6年),齐梁时代著名医家。其养生观点主要有:(1)认为形神相依,主张闲心寡欲以养神,动以养形。(2)认为寿夭与先天因素有关(胎气之充实和虚耗),但认为后天调摄将养更重要。( )防止过用病生,主张和之、节护之,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公元5 1一约590年以后),南北朝学者。其养生思想有:(l)反对 遁迹山林,超然尘滓 的炼丹学仙之道。(2)提倡 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 的养生之道。( )认为 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 。(4)主张对儿童 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而老人犹应晚学。
《千金翼方》
作者孙思邈(公元年),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其享年102岁,且在百岁时著成《千金翼方》一书。其养生思想主要有:(1)主清心寡欲以宁神,怡情悦志以养神。(2)主张动以养形,秘固保精。( )防止各种过用病生。(4)认识到早婚早育致先天不足,若后天调摄又不当,如此重重相生,病病相孕,是体弱早夭的原因。同时提醒人们,大醉大劳而行房事,不利于优生。(5)男女房事,主节宣其适,抑扬其通塞。并规定了不同年龄段的房事次数。
《景岳全书》
作者张景岳(公元1562 16 9年),明代著名医学家,十分注重养生。认为(1)寿夭与先天、后天有关。(2)治形必以精血为先。( )中年应开始抗衰老。(4)虚静以养心神(5)防止过用病生,示人勿困于色、酒、财、气、功名、庸医之中。
补气,滋肾,益精,用于气阴亏虚、肾精不定所致的头晕、心悸、目眩、耳鸣、健忘、失眠、疲乏无力;更年期综合症,病后体虚见证书证候者。
一岁宝宝吃什么好消化一岁半宝宝便秘怎么办
门店拓客

-
管理曝欧洲劲旅想买断日本名将国际米兰考虑放行
2020-09-18
-
切尔西锋线引援首选仍是伊瓜因另有一万备胎
2020-08-13
-
政协委员中医药知识应进中小学教材
2019-07-15
-
短蕊万寿竹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脚部按摩治疗胆绞痛
2019-07-06
-
告诉你染发不伤身的秘方
2019-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