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常识

中医气与味生成形化与气生成精作者仲易

中药常识  2019年06月30日  浏览:11 次

  本文导读: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这一句话似乎讲了5个事物,包括味、形、气、精、化。但是把前后分为两句,实际上是讲了6个事物,其中这个“气”可以一分为二。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这一句话似乎讲了5个事物,包括味、形、气、精、化。但是把前后分为两句,实际上是讲了6个事物,其中这个 气 可以一分为二。 味归形,形归气 这部分是讲 形 的生长关系, 气归精,精归化 这部分是讲 精 的生长关系。在本段经文中所介绍的气,如果在人体可以分为两个 气 ,一个是 形归气 、 气生形精化为气 还有一个是 气归精 、 精食气 。这两个 气 是不同的,一个 气 来自于水谷精微,这个 气字应该是 氣 字,这是指米上有气,是水谷精微所化之气。另ー个 气 来自于五脏之精,这个 气 字应该是 炁 字,五脏藏精化气。

  其中五脏藏精所化之气是第一个 形归气 、 气生形 、 精化为气 的 气 源于 炁 ,而 气归精 、 精食气 的 气 源于 氣 ,应该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源于五味。关于气的问题在后几节节中再详细地论述。

  先来看看 形 ,前文介绍了 地有形 ,后面有经文指出 气生形 、 形食味 ,说明 形 是由气所生,而依靠五味的供养而成长,因此说 气 与 味 生成形。气为阳,属天,主动;味为阴,属地,主静。气在天动而生形,味在地养而成形,《黄帝内经》曰: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就是这个道理。

  再来看看 精 ,前文介绍了 天有精 ,后面有经文指出 化生精 、 精食氧 ,同上所述 精 是由 化 所生,而依靠 氣 的供养而长成,因此说 化 与 氣 生成精。那什么是 化 呢?本章前面提到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讲到 化 就一定要先了解什么是 变 。

  释字:变者,《说文解字》: 更也。 《小尔雅》: 易也。 《易解》: 自有而无谓之变,自无而有谓之化。 化者,《说文解字》: 化,敎行也。 《韵会》: 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又泛言改易,亦曰变化。

  由此看来, 变 是指自有而无, 化 是指自无而有。因此, 化生精 是指 精 生从无到有,源于先天,后天则化气为精,而 精 生成依靠 气 不断地供养,此 气 应该包括营气,脾藏营,营行脉中而化血。

  化 这个字在《黄帝内经》当中还有应用在其他的地方,例如,四季变化所形成的生长化收藏,其中 化 属土,根据经文所述,脾属土不独主时,脾旺每个季节的最后18天。因此土的化生有两层含义,第一,四季变化依靠土的转化来进行,土性平、缓和,四季的春夏秋冬顺利地转化土的缓冲作用,使四季的转变自然和谐。第二,人体精气的产生源于水谷精微,食物经过胃的消磨转化,化为营气藏于脾中。

  总之,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是由两个三オ组成的,每一个才都具备了天地人的属性,即所谓 味、形、气 与 气、精、化 。两个三才所构成的中心内容是 形 与 精 ,对应经文提到的 天有精,地有形 ,精与形的关系是天地阴阳的关系。因此这两个三オ也构成了天地关系。就像《周易》中卦的六爻,所谓 三才而两之 。在上之三オ为阳主精化气,在下之三オ为阴主味养形。另外还有一点,这里的 气 有两类,一个是水谷精微所化生,称为 氣 ,主要是供养人体形和精的生长,例如, 氣归精 、 精食氣 这样的内容;另一个气是五脏藏精所化,称为 炁 ,主要供养人体热量和功能活动的,例如, 精化为炁 等。

  作者:仲易。号:4949 52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能刮油降脂的食物
什么东西能清肠排毒
哪种清肠排毒方法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