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治疗糖尿病但不知道这一点万万不行
中医保健 2019年11月24日 浏览:5 次
摘要:糖尿病腹泻的治疗重在温肾健脾、化湿止泻,兼用涩肠之品,以做到标本兼顾,故临床常用黄芪、白术、党参以益气健脾。 高、、餐后血糖 这些词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这些词通通指向一种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治疗糖尿病,黄芪为众多医生所偏爱。那么,治疗糖尿病如何准确地用黄芪呢?今天我们分享于世家教授的经验。
导读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功。《本草汇言》曰: 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 《医学衷中参西录》载: 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
1.糖尿病合并胃轻瘫
糖尿病合并胃轻瘫主要责之于脾,如《杂病源流犀烛》载: 痞满,脾病也,本有脾气虚。于世家教授用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升降失司之痞满。《本草正义》言: 黄芪,补益中土,温养脾胃,凡中气不振,脾土虚弱,清气下陷者最宜。 黄芪甘以补气,温以升阳,既可补脾益气,又可升举中阳,兼以温振脾阳,散中焦之寒,为温中补虚、补中益气之要药。
2.糖尿病肠病
(1)糖尿病合并腹泻
糖尿病腹泻的治疗重在温肾健脾、化湿止泻,兼用涩肠之品,以做到标本兼顾,故临床常用黄芪、、党参以益气健脾。因泄泻日久,患者多可出现气虚乏力、中气下陷等症状,故黄芪可用至 0~50g,取其健脾益气升阳之效;且黄芪亦可补益肾气,如《本草备要》云: 治伤寒尺脉不至,又补肾脏元气,为里药。 既可顾护中焦,又可兼顾下焦。
(2)糖尿病合并便秘
糖尿病合并便秘的病机关键在于气阴两虚,血燥津亏。此类患者大多形体消瘦或虚胖,大便秘结,虚坐努责,或大便不干,汗出短气,多伴脘腹胀满,食则胀甚,舌质红,舌体胖大,边有齿痕,黄或白腻,脉沉细数。治宜益气滋阴润下,佐以行气。方选黄芪汤加减,重用黄芪至50~100g。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消渴合并癃闭多属虚证或因虚致实。因消渴日久,脾胃虚弱,运化无力,升清降浊失职;或耗气伤阴,日久阴损及阳,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膀胱气化无权。临床多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神疲乏力,纳呆,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细。治疗予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可重用黄芪益气健脾,可用至 0~50g。
4.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学 痹证 痿证 脉痹 血痹 脱疽 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证。于世家教授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初期多燥热内盛,耗气伤阴,日久阴损及阳,阴阳俱虚,气虚无力行血,则血行不畅,阴虚则脉络失养、肌肤不仁。于世家教授将益气药物的应用贯穿于治疗始终,以黄芪为君药,益气行血,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痛止。黄芪的用量通常从 0g开始,最多用至120g。
5.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水肿辨证多属阴水,益气健脾之品必不可少。黄芪是其必用之品,且必重用,通常在50g以上。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重用旨在补气健脾,使脾气得生、水湿得运,而达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水停者有标本兼顾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大量用药可使尿量增加;且黄芪还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具有保护作用,故可减轻肾小球通透性,对肾性蛋白尿有减轻和消除作用。
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 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A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微信小程序如何推广小孩营养不良怎么办
孩子老是流鼻血

- 上一篇: 油炸食品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癌症
- 下一篇 拔罐治疗引邪外出
-
鬼臼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王伯岳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9-07-15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2019-07-12
-
临床基地激发中医院活力
2019-07-12
-
中医是一些减肥方案
2019-07-12
-
中医脐疗减肥法安全有效吗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