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团用机器人代替产线工人生存
中医保健 2020年05月09日 浏览:8 次
换工人,是当前的一个热点,有望形成一股潮流。至少在产业的供给端,已经形成这样的共识。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已达5 0多家,其中60多家是上市公司。
需求端,不少企业已 尝鲜
上千平方米的车间,机器人林立,几名工人隐现其间。 近日,《国际金融报》来到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海立集团 ),包括钣金、电机、机加工等车间,九成以上的生产任务都由机器人代劳。
受迫于劳动力短缺,海立集团于2007年开始转型,最先引进了两台钣金车间冲孔机器人。8年过去,海立集团的机器人团队愈加庞大,截至目前,共有1 7台机器人,无人车间产能达到400万/年台壳体。
海立集团是机器人行业需求端的典型代表。长三角、珠三角近几年结构性用工荒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走上了 机器换人 的路。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销售量约18万台,其中约1/5被中国企业购买。
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走上工作岗位,是不是意味着有产业工人要失业呢?
美国布鲁金斯研究院资深成员穆罗引用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十年来,机器人的使用提高了17个国家的产能,使用机器人最多的国家,就业下降幅度却未必最大。
截至目前,中国每万名产业工人拥有机器人的台数是20台,而韩国高达 96台,世界平均水平是58台。对于机器人对人工就业的威胁,在中国,应该引起重视,但也别轻下结论。
女性经期不准的原因小儿不吃饭怎么办
最好的补肾气的草药

- 上一篇: 节后哈尔滨活鱼价格下滑生存
- 下一篇 西双版纳勐海普洱茶产业示范区启动生存
相关文章
-
鬼臼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王伯岳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9-07-15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2019-07-12
-
临床基地激发中医院活力
2019-07-12
-
中医是一些减肥方案
2019-07-12
-
中医脐疗减肥法安全有效吗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