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气功离不开这“三调”
中医保健 2019年08月08日 浏览:8 次
摘要:呼吸要做到“细、静、匀、长”,以逐步达到“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一步调心,就是首先应做到调整、控制意识思维活动。
其基本要求是排除私心杂念,做到 清心寡欲 ,以达到入静状态。为了更好地练功,必须选择清静的环境、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练前排净二便,再宽衣解带,以防影响入静。所谓入静,就是通过意守的方法,变 胡思乱想 为 静思专想 ,再进一步做到 无思无想,恬静愉快,悠然自得 ,这是动中求静的方法。所谓意守,就是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种活动中,或者意守某种对身体有益的事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意守呼吸,结合意守 丹田 ,意守呼吸就是调息,意守 丹田 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肚脐下1.5寸的 气海穴 ,两者结合叫 气贯丹田 。方法是腹式呼吸,吸气时使膈肌下降,小腹外鼓,后致 丹田 ,呼气时小腹回缩。此法可对胸腔、腹腔内脏器官产生柔和的按摩作用,改善内脏的血液循环,加强生理活动。如饭后有气闷情况,可先进行胸式呼吸,意守两乳之间的 上气海 即膻中穴,以加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胀气闷。也有人喜欢意守命门穴(十四椎下正对肚脐),以补益肾气。开始练功时往往不能很快入静,这时不可急躁,要循序渐进。
第二步是调息,就是调整和控制呼吸,以帮助调心和意守入静。
基本要求是呼吸要做到 细、静、匀、长 ,以逐步达到 无声无息、出入绵绵、若存若亡 的境地。锻炼时要顺其自然,不可急于求成,以免出现偏差。
第三步是调身。即调整控制身躯,保持一定的姿势,以帮助入静。
长时间维持静态姿势,可以调整全身血液的分配。气功调身一般包括坐、卧、站、跪、行5种情况,也就是5种练功姿势,任何一种姿势都要配合调心和调息。原则是 以自然为高,以舒适为法 ,但初学者以坐姿为宜。
总之,练功的基本要求是 心要清,息要静,身要松(放松) ,并灵活调整动静、快慢、松紧等。三调之法,初练之人功夫浅,必然是 有意之调 ,此时用意太过,反而耗神;练功纯熟之后,功到自然成,就会过渡到 无意之调 的阶段。概括起来就是 积极主动,持之以恒,舒适自然,循序渐进 ,做到以上四点,定会成功。
清肝热,除“亚玛”病,解毒。用于肝功能衰退,配毒症,“亚玛”病,腰肾损伤,尿频,尿血。尤其对血热引起的眼病有效。
分销小程序平台
宝宝腹泻的治疗方法
怎么治糖尿病胃轻瘫腹胀好
儿童退烧小妙招
小孩发热怎么办法退热快
小儿止咳药排名
海口治牛皮癣医院哪家好哈尔滨好的医院治男科
海南哪家专科医院治疗癫痫病

- 上一篇: 虽然你肾好,但是你早泄啊,咋办?
- 下一篇 奇经八脉是大药,弄清生理功能有必要!
-
鬼臼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王伯岳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9-07-15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2019-07-12
-
临床基地激发中医院活力
2019-07-12
-
中医是一些减肥方案
2019-07-12
-
中医脐疗减肥法安全有效吗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