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城市了
中医保健 2021年12月20日 浏览:6 次
原文链接: 二线城市:户口不能“包治百病”
逃离北上广再引热议,源于多地密集出台落户政策。据报道,武汉、长沙、成都、济南等等15个主流二线城市中,除沈阳外,已有14个城市向高校毕业生等人才伸出橄榄枝。凭毕业证落户租房就可落户先就业再落户发放购房补贴等政策频出,被形容为抢人大战。
与以往的严守门户、自高门槛相比,众多二线城市这一轮密集出台引才新政,并以户籍为要件,可圈可点。城市的竞争力,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智力支持;城市化也应该是人的城市化,而非大项目和奢华城建。
当然,各地密集出台户籍新政,也是在中央户籍改革的大框架内进行的,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其终极目标是,形成人才在各个层级的合理配置
,而不是都聚集在北上广深这样的特大城市。经济社会要发展,二线城市要发力,个体的人才也需要成长空间,有争抢才会有均衡布局。
然而,遗憾的是,从市场层面的反馈看,专业人才、高级人才对此似乎并不特别领情。来自《中国青年报》一项调查显示,在选择就业城市时,大学生最看重的因素是薪资水平(64.3%)、发展空间(59.3%)和城市大小(43.9%)。对于今年多个二线城市的抢人政策,49.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有吸引力,44.8%的人认为一般。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依然是北上广深。
这表明,当下,一纸户口可能确实是很多人的痛点,但在决定人才流向的重大个人决策面前,并非决定因素。户口不能包治百病,只是锦上添花。此前媒体渲染的逃离北上广,更多的仍是一种愤激的情绪,而非现实的首选与优选。
一方面,二线城市的落户新政更多只是一个户籍,而与户籍关联的上学、就业、养老、看病、住房、土地,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发展前景等,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一个城市能够提供给新进者的,如果仅仅是一张户籍入门券,而其他的制度环境则均属不确定,至少是缺乏通盘考虑,当然不可能产生人才的集聚效应。
事实上,很多人宁肯在大城市飘着,也不愿回到二线城市,更多是出于畏惧,畏惧二线城市行政效率的低下、人际关系的复杂,畏惧过于安逸舒适的环境吞噬创造力,畏惧一眼看到头、缺乏延展性的人生路途
另一方面,人才的合理流动,应该更多取决于市场因素,而非过度依赖行政干预。当下,一线大城市纷纷收紧人才政策,控制人口增量,尽管此举可能导致不少大学毕业生流向二线、三线城市,对于调整人口规模有一定影响,但这样的靠硬性封堵的做法来影响人口总量,并不可持续,甚至可能引发反向流动。
来自相关人才招聘站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人才净流入率最高的城市中,北京、上海、广州虽名列前十,但人才流入率已低于很多二线城市。但人才流入率放缓,只是体现在增量方面,大量存量人才还是集中在一线大城市。
也因此,当下亟待解决的,一是二线城市要从根本上改变机制体制,释放更多的善意,在消除有形的户籍门槛的同时,逐步形成有吸引力的宜居、宜业环境,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空间。不仅要花大价钱送房送钱送户口,更要改变当地的社会软环境。
再就是一线大城市在疏解人口的时候,也要多一些包容审慎。以户口设限,通过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控制,来限制人口增量,并不是一个善意的办法。正如专家所言,决定人口总量的关键因素在于经济规律,一味靠行政干预驱逐人口,未必能够奏效。
美国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认为,城市的繁荣会放大人类的优势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能够推动创新、吸引人才、鼓励创业,进而促进社会与经济的流动性。而繁荣的前提则是人口的自由流动,以及经由流动自然生成的聚集。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降低门槛,开放包容,应该主要进行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并最大范围覆盖所有进城的人。
无论是一线城市赶人,还是二线城市抢人,户口都不应该是最终的筹码,而应该是释放善意的绝佳渠道。所有的城市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和巨大的机会,能不能把握这些机会、应对这些挑战,不仅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对于一般个体而言,也意味着人生的不同走向。
广安白癜风最好医院成都不孕不育医院地址
大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 上一篇: 二手房按揭流程及交易收费的
- 下一篇 云梦县民政局开展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吗
-
鬼臼叶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16
-
王伯岳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召开
2019-07-15
-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
2019-07-12
-
临床基地激发中医院活力
2019-07-12
-
中医是一些减肥方案
2019-07-12
-
中医脐疗减肥法安全有效吗
2019-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