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律无过劳死概念劳动法难规范加班
中药大全 2020年07月02日 浏览:4 次
中国法律无“过劳死”概念 劳动法难规范加班
IT工程师之死警示年轻白领防 过劳
斌走了 那头,母亲的声音有气无力,张丽没听清楚,下意识地又问了一遍: 甚么?
斌走了 母亲重复道,声音仍旧微弱,但这次,张丽听清楚了。
张丽的弟弟张斌今年36岁目前,在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以下简称闻泰公司)负责软件开发。3月24日一早,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里,而就在当天清晨1点左右,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
母亲的话让张丽觉得 整个天都塌下来了 。弟弟生前一直跟家人说,等3月底一忙完,就带全家人出国好好放松一下。
就差那么几天 张丽哽咽着说。到现在,她还不敢看张斌失事现场的照片。 他是被工作活活累死的啊!
频繁加班,IT行业成高危行业
去年5月,张斌进入闻泰公司,10月,被指派去参与一个项目的封闭开发。他生前常常对家人说,自己 太忙、太累了 。
工作到晚上一两点是常事,有时连饭都吃不上。 姐姐张丽回忆,封闭开发后,见弟弟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1直到清晨五六点,张斌还在跟同事讨论工作。路边的麻辣烫、肯德基,成了他加班后常吃的 工作餐 。
从张斌家属提供的法医学死亡证明书上看到,死亡原因一栏显示:张斌符合猝死。
中国青年报今天致电闻泰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就此事不接受媒体采访。
经媒体暴光后,这件事在IT圈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在同行看来,张斌是被各种 deadline 压垮的。
这几年曝出的很多猝死的人,都是干这行的。 吴宇是北京某研究机构的程序员,他说,圈内人常常自己调侃, IT圈就是个高危行业 。
加班,早已成为IT从业者工作的常态。 周末来中关村看一看有多少 码农 ,你就知道了。 吴宇说,高薪酬的光鲜外表下,埋藏着工作的巨大强度。
去年吴宇的单位接了一个项目。由于时间紧,他和同事一连加了3天班。 中间几近没睡过,只是闭眼休息了几次。
在互联公司,加班现象就更加普遍了。吴宇说,不少互联公司采取 996工作制 ,即工作时间从每天早9点到晚9点,工作日是周一至周六。
到了某些特殊时期, 码农 们更是需要通宵工作。吴宇说,自己有个朋友在某知名电商工作,遇到 双11 这样的紧要关头, 加班简直加疯了 。
自主创业型公司里的IT人是加班加的最 凶 的。吴宇说,多数时候加班是为了抢在别的团队前面,这关系到市场占有率及后续发展。
不少人加班除受项目进度的外部压力外,还跟自我要求有很大关系。 吴宇说,IT圈是更新换代非常快的圈子,需要不断接触全新的东西。在这类氛围下,没有工作任务的人,也会选择加班主动学习。
频繁的加班挑战着IT从业者的健康。 这行基本都是年轻人, 三高 人群的比例还挺大,大部分人的颈椎、腰椎都不好。 吴宇说, 生活的压力始终会存在。虽然大家都知道加班有害,但还是会有很多人拼了命的干。
熬夜工作,年轻人的家常便饭
事实上,长时间熬夜加班的现象不是IT业独有,广告、媒体、金融等行业也没有幸免。
4年前,王京来北京求职,成为一家广告公司职员,他已记不清自己在公司通宵过多少回。 常常是眼看着一天的工作就要结束了,突然领导压过来一个项目,说客户明天急着要,等不了。 常常这时候,王京就下楼去买盒泡面,简单吃上两口,趴在电脑前接着干。每天,都会有几个同事为了赶项目回不了家。
在媒体工作多年的张涵也已经习惯了在黑夜中 码字 。
哪个干媒体的没有熬夜写稿的经历? 张涵自嘲道。有次又要通宵赶稿,她给自己做了份炒饭,并把 成果 晒到了朋友圈上,附言说: 要通宵了,肚子先吃饱饱的,应当能帮我抵抗漫漫永夜的饥饿吧!
不一会儿,朋友圈的回复就有十几条。 这么巧,我也赶稿,一起吧。 刚刚交了稿,你继续,我先睡了。 张涵数了数,回复的人中,最少一半都是媒体同行。
张斌的事发生后,有朋友给她转来一个疲劳自查表。 我1做,符合的还真很多,什么打不起精神、昏昏沉沉、头发发黄、指甲无光 张涵笑了, 估计我那帮同行也是一个样。
这么拼,就是想多赚点钱,让家里人过上好点的生活。 王京结婚两年了,但一直没要孩子。 现在自己还租房子住呢,我可不想让孩子出身后没有个自己的家。
劳动法为何不能规范加班行为
据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陈立颖介绍,猝死一般是指过去没有很明确的病史、在短时间内突然产生的死亡,多指在发病1小时内。
这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 陈立颖说,比如世界杯的时候连续熬夜看球,长时间的打牌、打麻将,大量饮酒后或长期疲劳工作没有休息,都可能发生猝死。
而在所有猝死的情况中,陈立颖说,心源性猝死又占绝大多数,超过70%。
之前,我们都会觉得心血管疾病是老年病,但是现在猝死的情况,特别是冠心病的发生率,在中青年里也愈来愈多了。 陈立颖曾接诊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中,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中青年所占比例在不断上升。
中青年人群是社会上工作的主力。 陈立颖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加快,工作压力也变大了。 即便发现自己血压升高,由于不痛不痒听说历经20年,没有什么症状,很多年轻人也没有在意。
不规律的生活,对身体的危害非常大。 陈立颖说,长时间熬夜加班,交感神经一直处于兴奋状态,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甚至造成冠脉痉挛。如果自己又不注意,没有吃药加以控制,长期会对心血管造成严重损伤。
陈立颖分析了中青年发生猝死的常见诱因。 1是连续几天工作不休息,再就是情绪激动,还有吸烟饮酒比较多。 陈立颖说,产生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中,冠心病所占比例比较大,其中男性病发的年龄又远比女性年轻。目前,在冠心病患者中,30到40岁的男性已占到了一定比例。
陈立颖提醒年轻人,一定要重视体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一旦有血压、血脂、血糖升高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一些病人在产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可能提前一、两周会有诸如胸闷、胸痛的症状。如果出现了这些不舒服的症状,就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主任姜颖认为,年轻群体过劳死事件频发固然令人惋惜,但也反映出社会对此类问题的处理并未触及核心。
用人单位在寻求效益时,只是从工作的角度出发,忽视了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姜颖说,现在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事件本身,还要从制度方面去考虑如何使劳动法有关规定真正得以落实。
我国劳动法第41条规定,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逐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缘由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逐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姜颖表示,虽然劳动法对加班的规定很明确,实际操作时却有所欠缺。
现实中,用人单位很少会和工会、劳动者协商,而且劳动者和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也很难真正有力地去与工作单位对抗。 姜颖说,这就致使加班完全由用人单位掌控,劳动者处于被管理的地位,很难去维权。
针对加班猝死的情况,姜颖说,我国目前也没有相应的救济制度。据他介绍,我国法律中并没有 过劳死 的概念,只是在《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视同工伤。
猝死如果是在这个范围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认定工伤,但只有通过认定,才可以享有工伤保险的待遇。 姜颖说。
在姜颖看来,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企业本身要有法治意识,应当根据法律规定,依照标准工作时间安排职工工作,尽量避免加班。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监控。 尽管现在我们有工会,但如何将工会的作用发挥出来,真正行使法律所赋予它的权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此外,姜颖表示,还应该保障劳动者自主选择的权利。他建议,应加入征求劳动者意见的制度,并对加班工资如何支付予以公开,让劳动者自行选择。
不可否认,年轻群体的竞争压力很大,尤其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为了发展去打拼,常常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健康。 姜颖呼吁,年轻人要学会珍爱自己,晓得通过合法的渠道提出诉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吴宇、王京、张涵皆为化名)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养气补血鄂州白癜风医院治疗风湿骨痛的偏方亮甲去灰指甲效果好吗重庆整形美容九个月孩子拉肚子怎么办
-
幸福快乐下半年楼市调控仍将保持高压态势依依不舍
2020-06-16
-
中医养生美容8大秘密武器
2019-07-16
-
石指甲草的传闻
2019-07-15
-
中医介绍糙米有哪些养生功效
2019-07-15
-
放松功与松静功
2019-07-13
-
足疗乱来小心把小病搞大1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