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从哪里出病从哪里来快对照看看吧
中药大全 2019年10月31日 浏览:9 次
摘要: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如果身体某个部位经常出汗,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你身体的某种疾病。
出汗的位置不同,代表不同问题
1、额头出汗=肝阳上亢
建议去医院检查甲状腺激素分泌是否正常,因为很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剩造成的。
建议:尽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气,女人尤其每天要睡饱,否则易阴虚、肝阳上亢。每天可用枸杞泡茶,有平肝功效。
2、鼻子出汗=肺气不足
中医讲,平时鼻子爱出汗,说明你肺气不足,需要调理补气。从西医理论看,你的免疫力多半很低,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议:每日可用手或工具敲打双腿。可多敲打双腿两侧,因为你身体上肺经分布的部位,通过这样适当的刺激达到调理肺经的目的。
、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汗腺分布稀少,很少有人颈部出汗,但如果你的脖子常常出汗,很有可能是你全身内分泌失调。
建议:可到正规医院接受全面的激素检查。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常出汗,中医讲是你的体内脾胃失和。西医觉得这种情况下,你体内的血液循环多半很慢,氧气运输不顺畅。
建议:平时不要焦虑,也不要看恐怖片,以免惊吓过度伤及心脾。少吃油腻、生冷食物,平时可用黄芪、大枣泡水喝,可帮助缓解症状。
5、腋下出汗=汗腺过大或饮食过重
腋下分布了很多大汗腺,所以汗液较多。但如果汗液分泌太过旺盛,多半是你的汗腺直径过大。如果汗液气味很大,是因为你的饮食过重,吃了太多的葱、蒜、洋葱等食品。
建议:汗腺过大时,可以去医院做简便有效的激光治疗。饮食也要清淡,少盐少香料,多吃水果、蔬菜。
6、手心、脚心出汗=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
如果你情绪紧张、激动、害怕的时候,手心或脚心容易出汗,中医觉得你多半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而且血虚。
建议:可每日餐后腹部,先顺时针按摩 0圈,再逆时针按摩 0圈。而且要少吃,最好尽量不吃冷食,比如冰淇淋,冷饮等。
7、背部出汗=阴阳虚弱、极度疲劳
背部汗腺分布很少,所以背部爱出汗说明你的身体阴阳虚弱,已经极度疲劳。
建议:保证充足睡眠,包含要丰富、有营养,以滋阴补阳为主。
最简单补血法 晚上泡脚
脚是阴血的大本营,三条阴经都汇集于此,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肾生血、肝藏血、脾统血。
1、为什么晚上泡脚能补血
血虚、血淤导致手脚冰凉、舌质黯淡、脸上有斑、心脏发紧、憋闷、喘不过气,晚上泡脚可以活血化淤;疏通肾、肝、脾三条阴经,方法就是在热水中放红花(味辛,性温,归肝经和心包经,能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2、泡脚的窍门
春天泡脚,开阳固脱;
夏天泡脚,祛湿除热;
秋天泡脚,清肠润肺;
冬天泡脚,丹田暖和。
便秘 水中放盐,可以消除疲劳,帮助睡眠。
水中放醋,祛除脚臭、防治脚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风湿。
脾胃虚 水中放生姜、陈皮、薄荷,暖脾胃,祛湿邪。
痛经 水中放白芍、益母草、当归,痛经一般是体寒或气滞血瘀引起,白芍除阴气、祛腹痛、通顺血脉;益母草去瘀生新,活血调经;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还可以使皮肤白皙红润,改善手脚冰凉的问题。
、怕凉 水中放干姜,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
糖尿病(阴虚所致) 水中放黄芪10克、透骨草10克、伸筋草10克、花椒6克,花椒祛湿,黄芪补气固表,透骨草可以帮助透过皮肤深入肌体,发挥药力。
【泡脚五忌讳】
一忌刚吃饭或空腹后泡脚,应饭后半小时后。
二忌水温过高,应度。
三忌时间过长,应20分左右,微微出汗即可。
四忌自作主张,乱放中药。
经期或妊娠期妇女、有出血症状的病人不可泡脚。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骨质增生引起的功能性障碍,软组织损伤及大骨节病引起的肿胀疼痛。
儿童中暑的症状微店卖家电脑版官网
5岁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 上一篇: 青稞和大麦的区别
- 下一篇 龙井茶香牛肉水饺的做法
-
幸福快乐下半年楼市调控仍将保持高压态势依依不舍
2020-06-16
-
中医养生美容8大秘密武器
2019-07-16
-
石指甲草的传闻
2019-07-15
-
中医介绍糙米有哪些养生功效
2019-07-15
-
放松功与松静功
2019-07-13
-
足疗乱来小心把小病搞大1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