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常识并非越久越好
中药大全 2019年11月02日 浏览:7 次
摘要:广东人有煲“老火汤”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的确,老火靓汤的味道非常好,但是煲汤的时间太长,反而会有反效果。其实煲汤并非越久越营养,请勿入四个误区。 误区一:喝骨头汤能
吃什么补什么,喝骨头汤补钙 ,但事实并非如此。中的钙能溶解在汤里的量很低,10千克排骨熬成猪骨汤中的钙量还不足150毫克。曾经有人检测过,一碗骨头汤大约含有2- 毫克钙。按成人每日需要800毫克钙计算,估计需要 00~400碗骨头汤才可以满足人体钙的需要。
误区二:吃肉不如喝汤
俗话说, 吃肉不如喝汤 ,肉汤的鲜味往往超过了肉的鲜味,人们由此而误认为肉的精华都跑到肉汤里去了,汤的营养比肉好。其实,老火汤的鲜味,是因为经水煮后肉类中的一些含氮浸出物溶于汤内,但食物中的大部分蛋白质仍呈凝固状态留在肉里,而非溶于水中。煲两个小时以上的汤中,蛋白质含量也仅为肉中的5%左右,还有95%的营养成分留在 肉渣 中。因此,只喝汤不吃肉,只是满足了口感而已,而大量的营养成分还是在肉渣里。
误区三:人人都能喝浓汤
汤越靓,营养越高 ,其实并非如此。猪骨、鸡肉、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能释放出肌肽、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这些总称为 含氮浸出物 。很显然,越美味的汤,含氮浸出物越多,包括 嘌呤 等就越多,而长期摄入过多的 嘌呤 可导致高尿酸血症,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
并非人人都能喝这些美味的老火汤,像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因为嘌呤等含氮浸出物都要经过的加工而变成尿酸经肾脏排出体外,因而过多的 嘌呤 加重肝和肾脏的负担。汤的鲜美还与汤中浸出的油脂和糖分有关,这些都不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
误区四:煲汤越久,营养越好
广东人有煲 的习惯,认为汤煲得越久越够火候,营养也越好。所以, 老火汤 往往一煲就几个小时。其实,经过长时间的煲煮,许多还遭到破坏,煲的时间越长,变性越厉害,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老火汤仅含有极少量的蛋白质溶出物、糖分和矿物质,只能说比白开水多一点点营养。因此,煲老火汤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两小时以内为宜。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小儿流鼻血小宝宝脸色发黄怎么回事
小孩眼屎多是什么原因

-
幸福快乐下半年楼市调控仍将保持高压态势依依不舍
2020-06-16
-
中医养生美容8大秘密武器
2019-07-16
-
石指甲草的传闻
2019-07-15
-
中医介绍糙米有哪些养生功效
2019-07-15
-
放松功与松静功
2019-07-13
-
足疗乱来小心把小病搞大1
2019-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