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丰胸

美丽桂林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生存

中医丰胸  2020年05月08日  浏览:4 次

美丽桂林 迈进生态文明新时代

今年国庆期间,央视《联播》播出了桂林旅游盛况和游客盛赞桂林好山好水好生态的场景,海南游客杨聿成在接受采访时说:“桂林的山水很美,习总书记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么美的景,这么好的水,我感觉非常舒服。”近年来,在建设国际旅游胜地过程中,我市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山清水秀生态美的桂林成为国内最具人气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推进?桂林建设国际旅游胜地五年多来,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保护好桂林山水”的殷殷嘱托,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过程,用行动作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抓到底促变革,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2015年,是桂林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之年。桂林被环保部华南督查中心确定为环保综合督查城市。以此为契机,同年12月,桂林成立了新的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第一主任、主任,在广西率先出台了《桂林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管理办法(暂行)》。同时,制定了《桂林市党政领导干部环境保护过错问责暂行办法(草案)》《桂林市环境保护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市直单位110项环保职责,严格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目标制,构建“统责、分责、考责、追责”的环保工作长效机制。

“我们绝不能自我陶醉于甲天下的盛名和过去的成绩荣耀中沾沾自喜。我们必须拔高标杆、加压奋进。”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一语破的。

实现绿色发展,推动的是之变。这五年,桂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一抓到底的韧劲,清除生态环保领域的沉疴顽疾,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环保目标制考核是我市史上最严的环保目标制考核,是贯彻落实《桂林市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管理办法(暂行)》的具体措施。”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桂林为此还借鉴外地经验,建立了保证金制度和奖惩机制,采取日常检查和年终检查评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量,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第三方参与年终检查,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县(区),保证金不予退回,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还将被约谈。严格落实、严格问责制度、严格考核制度,2016年以来,桂林市对监管失职及环境污染人进行严肃追责,共计问责135人。

2016年,被评为优秀的全州县获得了150万元的奖励,市环委会责成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向市人民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并请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约谈。伴随着环境保护综合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市各部门单位环境保护的思想和行动定力正在形成,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础正在夯实,桂林市的生态环保工作从单打独斗的“小环保”走向由党委和政府主导的“大环保”体制。

跳出传统治理思维,保护漓江有效破题,以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为代表的生态融合发展模式,让沿线村庄实现生态环境、产业发展、群众致富多赢,生态发展开拓了新思路

漓江是桂林山水之魂,是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生命线”,也是中国的一张靓丽“名片”。

“保护漓江,不是无所作为,而要敢于作为,触及根本,惠及民生。”面对保护漓江的大题,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作出这样的回答。

这五年,桂林用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气魄推动漓江保护利用步入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长效化轨道。现如今,漓江(城市段)排污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已经进入冲刺阶段。这也意味着多年来久治不愈的漓江城市段及其支流污水直排问题将得到根治,全市(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指日可待。

2015年漓江风景名胜区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昔日20多个部门对漓江“齐抓共管”、多头执法的局面得到扭转。我市生态建设首要的战略任务??? 保护漓江,得到纵深推进:漓江风景名胜区范围内18家采石场和灵川县3家均关停拆除复绿;漓江城市段60个截污项目全面完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了97%以上;漓江综合整治“九大专项行动”强力开展,非法采沙、住家船、洲岛鱼餐馆、箱养鱼、畜禽养殖场等清理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长期困扰漓江保护的一个个难题得到有效化解。

“漓江真的越来越美了,由内而外地变美了!”今年50岁的黄球光原是蚂蟥洲旁的住家船船民,去年搬离上岸之后,住进了公租房,谈及这几年漓江的变化,他由衷赞叹。

五年来,桂林努力践行保护漓江的使命,也进一步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让漓江沿岸获得了更宽阔的环保发展空间。

“沿绿道骑行,四季各有景色!”近日,市民莫女士和三位好友带上自拍杆,第四次加入到灵川大圩绿道骑行队伍当中“绿道骑行,常游常新。而且,亲近漓江、走进乡村,让我们对桂林有了一种全新的打开方式!”莫女士赞不绝口。

据了解,漓江东岸百里生态示范带仅灵川一段,就涉及7个村委26个自然村,伴随着生态示范带建设推向纵深,沿线也成为集新型城镇化示范带、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带、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生态乡村示范带等于一体的示范带。

而这些变化背后,是市委、市政府跳出传统治理思维,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有益探索实践。2015年1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乐秦到漓江沿岸的大圩、草坪、兴坪等乡镇深入调研后,提出了沿大圩?草坪?兴坪建设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的战略构想。随后,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相继启动了涵盖交通、生态(农业、绿化)、旅游、村庄风貌改造、水利、污水垃圾处理等6大工程建设。如今,全长约53公里的漓东百里生态示范带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环境优美、人气兴旺、产业发展成为生态示范带的真实写照。

严守一根红线,创新改革一系列监管制度,不断拓宽桂林有形与无形的“绿色空间”

“在村庄附近的河段没有垃圾,也没有电鱼炸鱼等现象,村民也不再在河床内私挖乱采河沙。”今年4月,时任永福县龙江乡龙山村委社边屯村支部书记的谢水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描述河长制试行之后的变化。

2014年12月,永福县成为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三年时间里,河湖日常巡查、监管、水政执法、专项检查等机制得到强化,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据了解,11月底,我市已落实县级以下河长2912名,到今年12月底,全市江河湖库全面建立河长制,覆盖市、县(区)、乡镇、村四级河长体系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呼之欲出。而到2020年,“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江河湖库管理保护目标将基本实现。

小孩退热的推拿方法
内江白斑疯医院
妇科千金片哪有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