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减肥

煎煮滋补中药的次数及注意事项

中医减肥  2019年08月09日  浏览:7 次

摘要:补药煎好后,应将头煎、二煎、三煎混合,分晨起空服或晚上睡前服用较好。一般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以免滋补中药的药效成分损失。

有人说: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 其实,无论什么补药,终究还是药,长时间过多服用,必然会产生毒副作用。中医强调进补的原则是 虚则补之 ,不是虚证患者,是不能吃补药的,而虚症又分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和气血两虚等,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不分虚实诸症,乱用补药,只能越补越糟.下面小编为你讲解煎煮滋补要注意哪些方面。

1.时间要适宜:补药煎好后,应将头煎、二煎、三煎混合,分晨起空服或晚上睡前服用较好。一般放置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以免滋补中药的药效成分损失。

煎煮滋补中药要注意5大方面

2.用具有讲究:煎煮药用具应选陶瓷沙锅、瓦罐或搪瓷器皿,铁、锡、铝等金属器皿均属禁忌之列。

.辨类煎仔细:煎补药时,如药中含有、龙骨、龟甲、虎骨、鹿角等骨质、贝壳类补药,应先打碎煎 0 40分钟后再下其他同煮;而黄芪、党参、首乌等调理滋补药应用文火煎1小时再复煎一次,以免浪费药材。胶质、黏性大而且易溶的药物如、鹿角胶等,应在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搅拌,使之溶解,以免与其他药同煎时黏合煮焦。某些贵重药应另煮,如人参就另切成小片,放人盖盅内,隔水炖2~ 小时。亦可用水磨汁或磨成细粉后调服。

4.水火要相宜:水指水量,火即火候。煎滋补中药时将药放入锅内,加清水浸没药材,头煎水量以浸没药材2厘米为宜,二煎以水浸没药材0.5厘米为宜。一般先将药物浸泡20~ 0分钟,再经文火头煎40~60分钟,二煎40分钟左右。

5.锅盖要盖严:煎药时为使药物煎透,必须盖上锅盖。特别是滋补药品的贵重中药如人参、鹿茸等更应关盖文火煎熬。滋补药应煎2或 次,每次煎成200~ 00毫升为宜。

中药煎几次为宜

汤剂的煎煮次数,以多次煎比一次长时间煎熬为佳。煎药是药物中成分溶出的过程,完全符合浸出原理。药物中所含的生物碱盐类、甙类、有机酸及有机酸盐类、糖类、鞣质、蛋白质、色素、酶类等多种成分几乎都能溶于水中,树脂与脂肪油虽不溶于水,但与其他成分一起,也能部分溶解,因此造成了药材内外浓度差,有效成分从组织内向外渗出,当药材内外浓度相等,即处于平衡状态时,溶出停止。此时必须滤取药液,在药渣中再添加水,使其重新建立浓度差,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药材的成分继续溶出。实验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煎出所含成分的80%~90%,故需煎煮两次或三次。以白头翁汤为例,只煎一次,则90%以上的黄连、被浪费掉,而且使疗效降低。

  如何计算煎药的时间

从水开后算起,分为三种情况: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 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 )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 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 0分钟。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便溏久泻、 下坠。

为什么会精神焦虑抑郁消化不良

慢性心衰的最重要诱因

小孩健脾的食物有哪些

孩子咽喉肿痛

小孩半夜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宝宝小便黄

南昌最好的整形美容医院
甘肃治癫痫哪家医院好
黑龙江哪家医院治牛皮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