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鸡头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 2019年07月23日 浏览:9 次
摘要:昏鸡【功能主治】头清热解毒,凉血息风,散痰止血,驱钩、蛔、绦、蛲诸虫。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出处】《四川志》
【拼音名】HūnJīT u
【别名】鸡脑壳(《草木便方》),鸡公头、鸡头枣、鸡老盖(《分类草药性》),铁狼鸡、小贯众(《贵州民间方药集》),鸡头风尾、乌鸡儿、鸱头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小晕鸡头(《陕西中草药》),大叶狼衣、地鸡头、凤凰衣、小叶贯众(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小鸡娃菜(《陕西草药》)。
【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山地贯众的根茎。全年可采,以8~9月采者为多。采得后,除去须根及地上部分,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山地贯众,又名:小金鸡尾、小叶山鸡尾。
多年生草本,高 0~80厘米。根状茎短,倾斜或直立,密被鳞片;鳞片大形,长1厘米以上,红棕色,有亮光,卵形,渐尖。叶柄丛生,长15~ 0厘米,密被卵形及线形鳞片,鳞片的边缘呈流苏状;叶片矩圆形,长15~45厘米,宽10~17厘米,单数羽状复叶,顶片三叉状;羽片10~20对,互生,下部羽片不缩短,长10厘米,宽2厘米,镰刀形,长渐尖,有短柄,基部圆形或上侧耳形,边缘具细锯齿;叶纸质,淡绿色,叶轴被鳞毛;叶脉联结,网状,网眼斜六角形,内藏细脉1~2条;孢子囊群圆形,散生于小叶背面,囊群盖大形,盾状,边缘呈波状,膜质,褐色。
【生境分布】生于水沟边、路旁、石上及阴湿处。分布长江流域,背达陕南,南至福建及两广北部。
【性状】根茎短小,形如鸡头,黑褐色;长5~8厘米,粗 ~4厘米。表面密被多数叶柄残基,并有棕黑色弯曲的细根,顶端部有红棕色微带光泽的鳞片。叶柄残基瘦小,断面呈四方形,维管束 ~4个,气微,味淡。以根茎大、须根少者为佳。
【化学成份】根茎含鞣质、挥发油、树胶、糖类、氨基酸,以及贯众甙,贯众任甙,黄芪甙,异槲皮甙等。
【性味】
苦,微寒。
①《四川中药志》:性微寒,味苦,有小毒。
②成都《常用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平,味苦涩。
【功能主治】
,凉血息风,散止血,驱钩、蛔、绦、蛲诸虫。治感冒,热病斑疹,痧秽中毒,疟,痢,肝炎,肝阳眩晕头痛,吐血便血,血崩,带下,乳痈,瘰疬,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虚损,妇女崩带,头昏耳聋。
②《天宝本草》:清火解毒,除瘟症,红白痢症,赤白带下。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补虚弱,消伤肿,接骨。治跌打损伤,活血逐瘀。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盗汗。
⑤《四川中药志》:治头昏头痛,血气胀痛。
⑥成都《常用草药治疗手册》:息风,清利头目,凉血,养血,解毒,散瘀。治时行瘟疫,疟疾,瘰疬,疮疡肿毒,虫积腹痛。
⑦《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降血压,杀虫。治高血压,头晕头痛;预防及治疗急性传染病,蛔虫、蛲虫症。
⑧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活血散瘀,止血,杀虫。治热病斑疹,肝炎,痢疾,吐血,便血,尿路感染,蛔虫,蛲虫,绦虫,刀伤出血,毒蕈中毒,预防流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 ~5钱。
【注意】孕妇慎用。
【附方】
①治头昏痛:昏鸡头配黑鸡炖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肠中寄生虫病:昏鸡头、使君子肉、槟榔、榧子。水煎服。(《四川中药志》)
【摘录】《*辞典》
(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洁灵 植物甙功效牙膏(改善多种口腔问题)具有改善多种口腔问题、抑制口腔病菌、降低牙龈直属菌群的功效。
小孩打喷嚏流鼻涕属于什么感冒
小便黄喝什么药
鲁南欣康饭前还是饭后
灯盏花领军企业官网
灯盏花领军企业经营产品
灯盏花领军企业怎么样
海口治疗癫痫哪家医院好长沙妇科最好的专科医院
沈阳专治男科最好的医院

- 上一篇: 麻叶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栎叶槲蕨的功效与作用
-
吃啥补啥的说法是否靠谱呢
2019-07-11
-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
2019-07-11
-
点按委中穴可放松腰背
2019-07-06
-
教你几款抗衰老的家常菜
2019-07-02
-
尖萼厚皮香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2
-
国家中医药局传达学习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
2019-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