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药方剂

网站可查询个人信息被指侵犯隐私权图拳

中药方剂  2020年04月23日  浏览:5 次

站可查询个人信息被指侵犯隐私权(图)

站可查询个人身份信息

□今报 梁新慧 实习生 许晓艳/文 邱琦/图

发条短信,想查谁就查谁?登录站,就可以看到对方的照片?听起来很玄乎,这可是真的。

【事件】短信查身份扣掉5元钱

昨日中午,省供销社小区的李先生给打来,原来李先生无意间登录到一个名叫“身份”的站,上面说只要输入被查询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看到对方的照片。

看到站的介绍,好奇的李先生就输入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和号码。随后,收到一条查询密码的短信,短信还注明查询身份每人每次5元。李先生输入密码后,页出现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身份证上的照片,核对结果一栏中,出现了“一致”两个字。“这家站的首页上标有‘根据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权威数据认证’字样,既然如此,就说明这家站肯定和公安部门有关。身份信息是个人信息,为什么会上呢?如果是公安部门授权上,那查询为什么又要收费呢?”李先生说,查询一次,就从话费中扣掉5元钱。

【印证】查出了自己的身份信息

随后立即登录这家站。首页最上方“身份证查询数据来源于公安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一条红色告示,十分显眼。“结识不久的他、初次交易的陌生人、新来的保母、招聘的员工、拜托送货的司机、用支票提货的客户、房东或租户……‘姓名、身份证号码’发送到,可迅速帮您辨认他人身份证、验明身份。”站的宣扬,颇具诱惑力。

为了证明李先生的说法,把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号顺次输入,果然收到了查询密码。随后,看到了本人的照片。

页下方声明说,站的指点单位为“政府上工程服务中心、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拨打身份的客服,一直没有人接听。

【说法】让假身份证无处可逃

随后,登录了公安部全国公民身份号码查询服务中心的站,原来,该站也展开了这项查询业务,查询方式和“身份”完全相同,收费同样也是5元。

该中心客户服务部一名女性工作人员说,中心成立于2001年,“身份”就是他们的站。

这位客服人员说,这些年,假身份证已经成为不法分子的通行“名片”,危害巨大。“出台这个查询系统,十分方便,有利于大众”。

客服人员解释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公民身份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掌握人口信息的动态变化,对国家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信息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市民】十人有九人不赞成收费

到底该不该收费?在街头弄了个小调查。

市民王宪军说,公安机关掌握着全国人的身份信息,现在,公安机关制定了这个查询系统,公民查询本人信息还要掏钱,不够意思。“如今,金融系统也建立了公民诚信信息系统,查询是不收费的。更何况,公民身份信息是国家最宝贵的基础信息资源之一,为何还要收取查询费用呢?”郑州市民高女士十分不解。

在街头采访了10位市民,其中9位市民认为不应当收费。只有一名市民说,现在是市场经济,建立这个系统,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平时,还要保护、管理站,查询收费也正常。

客服人员说,他们是事业单位,所以要收费,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为他们颁发了收费许可证。目前,金融、通讯、保险等多个部门,都和他们签署了合作协议。

【律师】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

开物律师团体北京事务所段建国律师认为,如果仅仅作为核对身份用,做法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任何人输入他人的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还有自己的号就能查询他人的身份信息,万一有人利用这个搞敲诈勒索活动,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这有悖于民法通则中关于隐私权的有关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隐私。

对查询收费的做法,段建国说,作为公安部延伸出来的机构,利用公民的个人资料来赚钱,更不应当。

而该中心的客服人员认为,他们开放的是身份信息核查服务,返回的仅是被核对人的身份证号码、姓名以及照片,不向用户返回其他被核对人信息,因此不侵权。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奥利司他胶囊会反弹吗
岳阳比较好的男科医院
浙江中医牛皮鲜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