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前些日子在电视里看过这样一则新闻拳
药膳食疗 2020年05月14日 浏览:3 次
前些日子在电视里看过这样一则:某个县的政府大院附近有个关闭了的采石场,袒露的山岩让大院里的领导们看着不舒服,就派人拿绿色油漆把岩石刷了一遍。看的当时,我颇同意电视主持人的观点,觉得这类事是应该曝光,这类领导应该遭到处分。读詹双喜的小说《哦,松叶河》以后,我又想起了这则,而且对这则的看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觉得那个县的领导应当算是个好领导,他们受处罚很是冤枉,岩石的绿色虽然是油漆刷上去的,那也是领导们还能以绿为美。有了这样的审美要求,倘若那里不是岩石,领导们也许也会派人种上树种上草。而假设领导们失去“山绿为美”的底线,他们完全可以对袒露的山岩熟视无睹,他们自然也就不会给自己惹上“暴光”和“受处罚”的麻烦。
小说《哦,松叶河》描写的是鄱阳湖畔的一条小河,一个村庄,一群当代人之间发生的故事,故事平淡无奇,而就是在这平淡无奇的故事中,作者提出一个沉甸甸的现实大问题:当代民众的心中还有美吗?当代民众的审美底线在哪里?作者试图用文学的语言关注当代民众对美好事物的情感,读者却难于从小说中触摸到当代民众的审美底线,当代人似乎是漠视丑陋的存在,甚至于缺少作为一个人所必须有的尚美最最基本的要求。
一个不能崇尚美,失去了审美底线,没有审美要求的社会的将来是难于想像的。
小说以“松叶河”为名,以往日“温顺而美丽”的自然界的松叶河与变得像个“瘌痢头”的丑陋的松叶河作比较,然而,作者在小说中以自然界的松叶河为象征,暗示生活中的日趋丑化的“松叶河”却比比皆是,粗粗算来,这些象征性的“松叶河”大致有以下5条:自然界的松叶河、桂花的头发、亮富伯父及其子女们的道德伦理观、杏生的诚信观、故乡西湾人的民俗民风,这些在小说主人公“我”记忆中的无穷美好事物如今已经或正在变得丑陋不堪,更让读者心痛的是人们对这种变化的冷漠与视而不见。
作品中杏生对妻子“鬼剃头”的冷漠让读者心生寒意。是因为生活的艰苦吗?显然不是,“两只团鱼卖了好价钱”以后,“杏生的意思好像不太想给桂花治病,打听起假发的价钱。”而在“杏生确良收入渐渐多起来以后”,甚至于连买假发的心思都没有了,“他漫不经心地说,造了房子以后再说吧。”收入的增加,似乎成了以杏生为代表的西湾人审美底线消失的缘由。
虽不能以偏概全,但这却是社会现实中的一个很普遍存在的现象。
看看今天的城市居民吧,原本住在简陋破旧的棚户矮屋的时候,谁也不会忘了把自己的门前打扫干净,无论怎么说,人们毕竟还有“自扫门前雪”的审美要求,但当一些人住进漂亮的小区以后,垃圾四处乱抛,哪怕是自己门前苍蝇纷飞,他们也只是加快脚步走过,而少有人去把那滋生苍蝇的垃圾清除掉。看看我们昔日美丽的山川湖泊,如今成了一个什么模样,看看我们昔日美好的传统文化,如今还剩下了些什么……
“犟头”似乎是作者漫不经心带出的一个人物,事实上作者对这个人物形象的处理却是深有意图。犟头是西湾人丑陋形象的杰出代表,他是破坏以松叶河为代表的传统美的罪魁祸首,他的丑陋不仅仅在于他的无赖形象,不仅仅在于他为了发财而对本来美丽的松叶河的破坏,更主要的是犟头已经异化了的“以美为丑”的心态。犟头为什么要打桂花,其一是由于犟头是个无赖,其二便是“杏生的老婆挑粪常常从他家门口过”,“有几回犟头的老婆嗅到臭味吐得肠子都要出来”。挑粪施肥是一种普通不过的农活,肥是农家宝,以致农人有“屎臭三分香”的说法,然而,犟头一家人异化了,从而对这样一种至少有“三分”美感的事吐得“肠子都要出来”。还有,让读者更加痛恨的是村长昌亿老倌对这种丑陋的容忍态度。
小说对西湾人容忍、漠视乃制造丑恶的描述细微入致,读起来很容易感觉到,像亮富伯父对儿女们尽了他的心,但临终之时儿女们都恨不得他早死的道德伦理的丑态;像杏生出卖自己的诚信并且“不想多作解释”的心安理得;像道士“散花”这一点点仅存的民俗也由于“清福老倌年事已高”而“唱不了几年”就将失传,到那时,我们的民众的审美情愫还能有什么。
由于时期和社会的变迁,人们对美与丑的看法可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但我认为,不管怎样,一个人,一个社会,最少应该有自己的审美底线,应该有自己尚美的最基本要求。读过詹双喜的小说《哦,松叶河》以后,我问自己是不是还存在着审美底线。
共 172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由对一则看法的大转变自然引出詹双喜小说《哦,松叶河》中提出的沉甸甸的现实问题:当代民众的心中还有美吗?当代民众的审美底线在哪里?作者深入剖析了小说中“松叶河”的隐喻意蕴,揭穿了西湾人丑陋形象的杰出代表犟头已经异化了的“以美为丑”的心态,批判了村长昌亿老倌对这类丑陋的容忍态度。作者由小说中众多人物对美好事物而今变得丑陋不堪却视而不见的现象,引发对现实的思考。可以说,作者从小说中触摸到当代民众的审美底线的状况,反应当下社会中一些人审美底线沦丧的现实,文章直抵原作的精髓,叩击读者的心灵,催人反思:我们昔日美丽的山川湖泊,如今成了甚么模样;我们昔日美好的传统文化,如今还剩下了些什么……没有审美要求的社会的将要步入何方?作者由小说反应的问题来拷问现今民众的审美底线,立意高远,分析透彻、精辟,振聋发聩的佳作,荐阅!【:风逝】
1楼文友: 21:5 :42 感谢徐老师的深入剖析,您文中罗列的城市居民垃圾乱抛的做法,现实中的确比比皆是,物资水平的提高,伴随的却是传统美好的丧失,使人堪忧。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2楼文友: 22: :46 小说的读后感就应该这样写,而许多人看小说只图个情节的曲折,人物的传奇,掩卷根本不去再思考,这只能是看故事会的心态。而不去动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去联系自身,这样,自己的思想修养能有进步吗?欣赏了!
鄂州牛皮癣专科医院怎么样宝鸡治疗牛皮癣的办法
无锡有哪几家白癫风医院

- 上一篇: 合同何时成立和生效拳
- 下一篇 村官抢种骗补为何轻易如愿调研
-
2015年NBA夏季签约交易汇总03老将
2020-08-06
-
针灸结合标准疗法可有效治头痛成本低
2019-07-16
-
大叶铁包金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百合的养生价值有哪些
2019-07-07
-
小棕包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冬季嘴唇干裂要怎么防治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