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腾讯移动互联变局微信崛起引发MIG拆分
药膳食疗 2020年08月30日 浏览:2 次
腾讯移动互联变局:崛起引发MIG拆分
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让腾讯这样的互联巨擘也疲于调整和改变。
去年5月,腾讯宣布业务架构调整,成立了移动互联事业群(MIG)。半年后的2012年12月,业界便开始盛传MIG将被拆分重组。
传言很快变为事实。1月28日,腾讯公司官方对时代周报表示,将升级其移动互联战略,对MIG架构进行调整:和超级业务调至社交络事业群,游戏对外合作部门调至互动娱乐事业群。
意外的是,作为承载腾讯未来想象力的平台,竟不是出自MIG之手?毫无疑问,的异军突起是腾讯这次大调整的幕后推手。
而在更深层次上,这次调整也预示着腾讯的移动互联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在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看来,腾讯必须经历这样一个阵痛的阶段。他认为,腾讯过去更多的是无线的观念,也就是电信运营商主导的服务提供商(SP)观念。但新兴的移动互联没有主导者,不再是围绕电信运营做服务而后分账的模式了。
互联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领域和空间,需要依赖于自身的创意和市场能力,去获得用户和发展自己。洪波认为,的成功让腾讯作出这样的调整也没有太大的负担。
架构调整不涉及裁员
公开资料显示,去年5月腾讯宣布从原有的业务系统制(BusinessUnits,BUs)升级为事业群制(BusinessGroups,BGs),把业务重新划分成企业发展事业群(CDG)、互动娱乐事业群(IEG)、移动互联事业群(MIG)、络媒体事业群(OMG)、社交络事业群(SNG),整合原有的研发和运营平台,成立新的技术工程事业群(TEG),并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ECC)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
此番调整后,MIG俨然成为上的腾讯帝国,业务囊括了、Qzone、腾讯、微博移动客户端、游戏、soso地图、安全、浏览器等。
直到去年12月28日,云科技程苓峰爆料称腾讯MIG将被分拆,原因是马化腾对MIG现在的成绩不满。
腾讯在回复时代周报的采访询问时称,架构调整后,MIG更多的精力将集中于新产品研发、孵化和平台培育,聚焦于浏览器、安全、搜索、应用平台等平台型业务。剩下的主要业务包括管家、浏览器和街景地图。
伴随着MIG的拆分调整,腾讯高级执行副总裁、MIG总裁刘成敏也宣布因个人原因退休,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兼任MIG总裁,向腾讯总裁刘炽平汇报。
对于此前传言腾讯无线团队将被N+5遣散,腾讯相关负责人对时代周报表示,此次调整不涉及任何裁员计划。
MIG是公司移动战略的先驱和奠基者。帮助,Qzone,游戏,音乐,腾讯,微博等从PC成功地延展到移动终端,并且储备了大量的移动互联人才、技术和经验。而在新的移动产品领域,如浏览器、安全、阅读等都取得了突出成绩。马化腾在内部邮件中表示,MIG的人才和能力将输送到公司的各个部分。
拆分MIG提升协作效率
什么原因导致成立不到8个月的MIG如今被拆解到其他各个事业群?
程苓峰认为,去年5月重组后的MIG可以视为腾讯的移动版,几乎无所不包。不过这种架构却一直被外界诟病。
移动业务不是PC业务的延伸,移动业务不应单设部门。无线是一种渗透到现有产品中的能力,应该以产品为边界划分,而不是以终端设备为边界划分。搜狗CEO王小川曾对媒体表示。
洪波则对时代周报分析称,传统的腾讯业务是纵向布局的,有做互动娱乐的、有做社区的、有做通讯的等等,但MIG确是横向的,几乎覆盖所有的传统业务,这种部门设置很奇怪,也就是说传统业务的移动化需要通过第三方(MIG)来实现,内部沟通成本会增加很多。另外,做移动业务的人如果对传统业务的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了解不深入的话,也不可能把移动业务做好。
如此看来,腾讯此次架构调整便可显示出其合理性。以前按终端划分,各种PC产品的版都归MIG,PC版与移动版需要协调用户、市场等各种资源。新的思路则是,PC上可以复制到移动端的产品,则按产品线重新划归传统PC产品部门,不再出现用户、市场等资源的协调。程苓峰认为,MIG拆分后可以提升PC和移动端的协作效率和整体的用户体验。
崛起挑战MIG地位
近期,宣布其用户已经超过3亿,业内预计其用户数量将在2013年底达到5亿。这个由神奇小子张小龙带头研发、出自腾讯广州研究院的产品如今已经风靡中国甚至整个东南亚。
的出现,则有望打破僵局。 程苓峰表示,腾讯内部各条业务线和 MIG 的摩擦由来已久,并且也一直希望能够重新掌控 MIG 的移动业务,但苦于缺乏移动互联的运营资源。
他认为,MIG拆分后有利于整合资源,未来腾讯在移动互联的扩展也将逐步以为核心,而不再是以为核心。
现实的情况确实如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的规模虽然在增长,但用户消息量却下滑严重,每日的消息总量已经被超越,Qzone的移动端活跃度也远低于PC,日图片上传量也被追上。
的迅速崛起也曾引来刘成敏及其MIG的羡慕嫉妒恨。一位腾讯内部人士向时代周报称,刚刚上线时曾遭到来自刘成敏的阻力,而腾讯无线也曾开发出类似这样调用通讯录的产品但被刘叫停,因为刘非常依赖运营商的支持,怕得罪电信运营商。
过去的移动部门其实是一个依托电信运营商产生增值收入的无线部门,自身拓展新业务的能力比较弱。洪波分析认为,MIG之前承担传统的业务太重,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的维护,没时间去思考和开发自己的产品,也是其做不出这种产品的重要原因所在。
近两年,MIG在浏览器和安全方面投入巨大人力和资金,但仍收效甚微,刘成敏下课疑由于此。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Frost Sullivan最近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浏览器市场分析报告》显示,浏览器仅以27.5%排名第二,与UC浏览器的64.7%的份额差距明显。零点调查的《2012年度智能用户安全行为研究》报告中,360卫士份额也利于增强副高势力。此外为79.6%,腾讯管家只有11.7%。
显然,习惯了拔尖的腾讯并不甘心在浏览器和安全领域只坐在第二把交椅上。
未来MIG需找到主攻点
当然,也不能全面否定刘成敏和MIG。
无线是十年前第一个为腾讯创造收入的团队,并推动腾讯上市。而这正得益于刘成敏的工作。腾讯COO任宇昕对表示。
据了解,出身华为的刘成敏非常善于处理腾讯和电信运营商、厂商甚至主管部门的关系。刘成敏加盟腾讯后先后任电信事业部总经理、移动通信部总经理。自2005年任无线业务系统执行副总裁,负责无线业务的开发和运营。这期间帮助腾讯抓住了SP大繁荣的机遇。2012年5月,腾讯内部架构大重组,刘成敏出任移动互联事业部总裁及集团高级执行总裁。
马化腾也表示,刘成敏比月回落2.7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1481.1亿元加入公司时,腾讯只是一家前途未卜的创业公司,他带来了电信行业的经验,无论是领军原有的无线业务部门,还是后来的MIG,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翻过这页后,腾讯的移动互联战略将走向何方?
有声音指出,腾讯应该将、、微博三种产品合并,从产品或者系统层面升级为平台。但洪波反驳认为,腾讯所有业务均依托于,更多是维系业务的核心。而更多是拓展到生活,包括和离线,两者的定位完全不一样的,也不会推出做面板,对传统桌面业务不会有任何影响。
甚至有腾讯移动电商人士撰文称,并不会取代。我觉得只是打了一下盹,在历史的重要节点上,有一些本来应该快速转身自我变革的事情,没及时做好,而替它做了,并做得很出色。他认为,在快速解决好这些基本问题之后,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移动互联的浪潮,与并驾齐驱。
值得玩味的是,最新推出的版本在功能和体验各方面堪称的孪生兄弟。
在通讯、社交及平台商业化领域都覆盖相对年轻的市场,这个是历史形成的,过去十年未改变,未来也很难。而作为全新的品牌,已经获得了高端用户,应该深度经营成熟用户形象。上述腾讯移动电商人士认为,变成不了,而也不要变成,单一品牌无法通吃整个市场,只有协同布局。
至于MIG,洪波建议,其必须找到自己的主攻方向,得更有进取心,不应该是其他业务的支撑部门而是自成体系,既要区别于传统的PC业务也要区别于。
小孩不爱吃饭个子矮小婴儿便秘怎么办
柳州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 上一篇: 改海上风电势不可挡风电设备制造需策马扬鞭
- 下一篇 改开放银行业换光伏产业应对双反或得不偿失
-
2015年NBA夏季签约交易汇总03老将
2020-08-06
-
针灸结合标准疗法可有效治头痛成本低
2019-07-16
-
大叶铁包金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百合的养生价值有哪些
2019-07-07
-
小棕包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冬季嘴唇干裂要怎么防治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