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医的治未病
药膳食疗 2019年11月06日 浏览:6 次
什么是中医的“治未病”
中医理论中有 治未病 的说法,可是中医专家澄清说很多时候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认识是错误的,下面是专家的解释和介绍。
中医有 治未病 的理论与实践。但许多人并不清楚中医 治未病 的具体内容,有人望文生义,有滥用药物 治未病 乃至养生的倾向,因此有必要梳理中医 治未病 的概念并为其 正名 。
古人所说的 治未病 是特有所指的,并不是教人无病服药以强身防病。这源于他们对 疾 和 病 的认识。《说文解字》认为 疾 是指小病;而 病 特指那些危重的疾病。早期 治未病 的含义是治 疾 防 病 。即早治小病,预防大病,目的是及早治疗,防微杜渐。
《黄帝内经》也强调: 病已成而后药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意思是说病情加重再去治疗,就如同口渴了才想起打井,该上战场了才想起要铸造兵器一样,那是来不及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清晰地描述了蔡桓公病情从 疾 向 病 的发展过程。扁鹊先言 君有疾在腠理 ,后言 君之病在肌肤,君子病在肠胃 ,亦即由 疾 转 病 ,由浅入深,先期要 治已疾而未病 。最后,蔡桓公 病 重而入骨髓,扁鹊自知 病 已难治而遁逃。《抱朴子》: 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 是对 治未病 的准确解读。
是药三分毒 , 药以治病,因毒为能 。服用任何药物,有病,病受之;无病,人受之。因为 虽甘草、人参之类,误用皆是毒药 。可见中医 治未病 ,不是指投药于无疾之人而预防,深层次的意思是告诫人们:未染疾不可滥用药!
当然,中医有 人有所苦谓之病 的疾病观。但是,因劳累导致的身体疲惫,因心情不畅导致情绪不好,或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而百无聊赖等,现代医学检查可能未见异常,但都可称为 苦 。中医临床每天要面对各种以 苦 为主诉的患者,此时西医理化检查可能未发现异常,在中医看来是有 疾 或者有 病 ,当然需要诊治甚至服药。
古人在瘟疫流行时也服药预防,这和 治未病 有相近之处,可以看作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方法,虽有提高*正气之意,但重点还是针对特定的 传染源 。张仲景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以及叶天士 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 等发挥,是对《内经》 治未病 理论的丰富完善与发展,这还是定位在疾病层面。只有完整准确地把握中医精髓,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
小儿小便黄的原因有哪些怎样加入小店微商城
儿童偏食厌食的原因

- 上一篇: 淘米时别淘走大米营养
- 下一篇 尖椒鸡蛋发面饼的做法
-
2015年NBA夏季签约交易汇总03老将
2020-08-06
-
针灸结合标准疗法可有效治头痛成本低
2019-07-16
-
大叶铁包金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7
-
百合的养生价值有哪些
2019-07-07
-
小棕包的功效与作用
2019-07-06
-
冬季嘴唇干裂要怎么防治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