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21

偏方秘方  2019年07月07日  浏览:36 次

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2)

中风辨证分两大类型:中脏腑与中经络。中脏腑又分闭证与脱证。治疗脱证,多采用独参汤或参附汤救急,同时可针刺人中、关元、足三里或加艾灸神阙、气海、关元,以回阳救逆。治疗闭证,有的用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醒脑静及羚羊角粉冲服以开窍启闭

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21

,辅以针刺人中、合谷、太冲、十二井穴,以醒神开窍。中风中经络总属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以风、火、痰、瘀、气、血立论,病位多在肝、脑,与心、脾、肾三脏息息相关。病期不同,病机随变,治法亦应调整。中经络临床可分四大证型:肝风窜扰型、痰火(热)闭阻型、阴虚风动型和气滞血瘀型。各型临床征候同中有异,立论遣方与用药施法施穴也各不相同。对肝风窜扰型,中药治宜平肝熄风、潜阳降逆之法,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味,针刺取太冲、三阴交、太溪,十宣穴点刺放血。对痰火闭阻型,中药治宜清热豁痰、清心开窍之法,可用温胆汤加减化裁,针灸取大椎、内关、合谷、太冲、丰隆等穴。对阴虚风动型,中药治宜育阴熄风之法,可用地黄饮子加减,针灸取太溪、肝俞、肾俞等穴。对气滞血瘀型,中药治宜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针刺取膻中、膈俞、血海、曲池、三阴交等穴为主。以上诸型之辨证取穴应与按症状取穴相结合。上肢偏瘫一般选极泉、肩禺、曲池、手三里、尺泽、外关、合谷等。下肢偏瘫常选次、环跳、风市、阳陵泉、足三里、委中、悬钟、三阴交、太冲等穴。语言障碍,取廉泉、金津玉液、通里、照海等。应注意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针刺深度、角度及刺激量。同时,可以适当选择或配合艾灸、电疗等方法,随证施治。根据临床分期,施治选穴应有所偏重。急性期针灸以督脉、任脉取穴为主,心经、肝经取穴为辅。恢复期以手足阳明经穴与手足厥阴少阴经穴并重,交替取穴为主,以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以平为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后遗症期除针灸治疗外,还应配合按摩导引之术及自我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疗法。另外,中药之脐疗、外洗热敷、拔罐、各种灸法、刺血疗法、穴位注射及头针等各种特殊针法,均可灵活采用,不可拘泥。中风病属疗程较长的疑难重症,疗效好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与患者的自信心等心理因素和家属的护理等关系也较密切,加上综合中西医各种治疗手段,中风病的康复是大有希望的。正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其巨著《千金方》中所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