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
偏方秘方 2020年01月31日 浏览:7 次
4种常见疾病选刮痧治疗
1、感冒
感冒是呼吸道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卫外功能减弱而导致风寒、风热、暑湿外感。常见有头痛、四肢酸痛、发热、畏寒、乏力、鼻塞、流涕、。部分患者还伴有食欲差、恶心、腹泻、呕吐等症状。
刮痧部位:
头部:以头顶(督脉: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神庭穴)、后至枕骨凹处(胆经:风池穴)、左、右刮拭(至太阳穴);
胸部:(咳嗽)--由内而外(任脉:天突至中府穴);
腹部:(呕吐)--肚脐上4寸(任脉:中腕);
小腿外侧:(胃经:足三里穴);
颈部:(发热)--第七脊椎处(督脉:大椎穴),屈肘直角横纹外(大肠经:曲池穴);
脊椎:(发烧)--脊椎两侧(督脉--华佗夹脊穴),第二胸椎旁开两指(膀胱经:风门穴);
手臂:(鼻塞)--手腕横纹桡内侧上7寸处(肺经:孔最穴),点按鼻翼外凹处(大肠经:迎香穴)。
2、头痛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发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感冒、高血压、颈椎病、发热性疾病、颅内、五官等疾病均可导致。多为风邪袭入经络,肝阳上亢,气血亏损以及淤血阻络。神经性头痛系长期、紧张和疲劳;偏头痛是颅脑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头痛往往伴随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等。
刮痧部位:
头部:以头顶(督脉:百会穴)为中心,分别向前(至前额神庭穴)、至后后发际边凹处(膀胱经:天柱穴)、左、右刮拭(至太阳穴);
肩部:双侧肩周部(从上向下至肩井穴);
上肢:双外侧(大肠经:从合谷穴向上至肩部);疼痛重者加阿是穴(痛处)。》》精彩阅读:刮痧虽有好处但8类人不能刮
、高热
可见于多种疾病,如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发热在 8c左右或以上者,主要表现为体温高,、咳嗽、面赤、烦躁不安等。症多引发。
刮痧部位:
头部:两眉间(任脉:印堂穴),鼻下(督脉:人中穴),十指尖(十宣)放血;
颈部:颈椎下第七棘突下(督脉:大椎穴)、肺腧;
背部:脊椎两侧(督脉--华佗夹脊穴),第二胸椎旁开两指(膀胱经:风门穴);
上肢:手臂外侧屈肘处:(大肠经:曲池穴),左右手拇、食叉拇指尖处(大肠经:合谷)。
4、肩周炎
肩周炎又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其主要表现为:疼痛 早期呈阵发性疼痛,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以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昼轻夜重,不能向患侧侧卧;功能活动受限 肩关节各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 扛肩 现象。例如,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严重时,屈肘时手摸不到肩。日久可以发生肌肉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臂上举不便、后伸不利等症状,本病好发于50岁左右年龄的人,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刮痧部位:
颈部 哑门、风池、大椎。
肩背部 肩井、天宗。
胸部 中府、云门、缺盆。
上肢部 肩贞、外关、曲池、合谷。
下肢部 足三里、条口。
以上就是4种日常生活中常见疾病的刮痧疗法了,刮痧在夏季非常受欢迎,这种疗法不仅可以治疗一些疾病还能很好的帮助身体排出毒素,让你变得更加健康,建议身体出现不舒服的朋友选择刮痧来疏通经络哦。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筋伤,瘀滞肿痛,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胸腹刺痛,痈疽肿痛。
脉络舒通能治疗静脉曲张吗双侧动脉硬化舒筋活络的食物有哪些
- 上一篇: 开郁正元散的功效与作用
- 下一篇 牛黄解毒胶囊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
有益于脑的中药
2019-07-15
-
2017年度网络广泛传播的十大养生谣言
2019-07-11
-
针灸治疗中风越早越好21
2019-07-07
-
李时珍教育基金会筹备会议在蕲春召开
2019-07-06
-
消痤疮可按摩三焦
2019-06-28
-
企校联手宛西制药践行中医药人才培养大计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