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藩国还有谁陪中国人一起过端午

偏方秘方  2020年07月18日  浏览:3 次

众所周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虽然关于端午节究竟是源于纪念屈原,还是源于纪念伍子胥,抑或是为了避邪驱灾,尚存在一定的争议,却丝毫不影响全国各地的人一起吃粽子,看龙舟比赛。2005年,韩国率先申请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此举让中国瞬间炸开了锅,各大媒体、论坛上几乎都是关于端午的讨论。人们在意识到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的同时,也慢慢注意到其实中国的端午文化已经传播向了东亚乃至世界的很多国家。

中国文化的传播使得端午文化在世界各地拥有了各种各样的翻版,吸引了各路“粉丝”。除了引起话题的韩国端午祭,其实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端午习俗,而且日期基本都定在五月初的时节。不过,中国的端午习俗在传来传去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质变,在有些国家甚至可能摇身一变,成为儿童节。在一些西方国家,热爱运动、喜爱异域文化的西方人也纷纷把端午当作一个新的赛舟节日来庆祝。在夏初的日子里,这些国家会陪我们一起庆祝这个古老而又富有生机的节日。端午的习俗,在中国各地尚且都有诸多不同之处,世界各地的端午节,更是形态各异。

日本

鲤鱼旗遥忆龙门跃 端午节变身儿童节

日本传统文化深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因此日本很早就有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不过端午的习俗传到日本后,与当地文化相结合产生了新的流变,因此与现今中国的端午节很不一样。

日本最早也规定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日语名字叫作“端午の節句”。但19世纪后期,日本逐渐停用农历,而慢慢接受和使用公历。因此这些农历计时的节日(包括端午),也就被直接挪用到了公历对应的日期。此后日本的端午节就被认定为公历每年五月五日。

日本端午节最为标志性的习俗就是“鲤鱼旗”。端午前半个月左右,很多地方就已经挂满了鲤鱼旗,把蓝天都映衬得鲜艳了起来。这种习俗其实源自中国的古代传说“鲤鱼跳龙门”。一些学者考证之后认为古代中国人可能也有类似的习俗,例如放鱼形的风筝等,随着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吸取而将类似的习俗传入日本。只是,今天的中国,端午节鲤鱼饰品相关的习俗已经没有那么盛行,而在邻国日本,反而得到了很好的保留。也有一些观点认为,日本的鲤鱼旗是在中国“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传入日本后,日本人创造的衍生和改编。特别是在相对混乱的年代,日本的“尚武”精突然“哎呦”一声神和武士文化分外盛行,便借由中国文化中的“鲤鱼”来表达望子成龙的愿望。总而言之,这些与中国传说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鲤鱼旗,以其独特鲜艳的色彩和精巧的手工,成为了日本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更是成为了和风文化的一道风景。

除此之外,日本的端午节还与武士文化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比如有些地方习俗会把端午节与金太郎(即日本平安时期武士坂田金时儿时的小名)的传说结合起来。相传他儿时就可以与熊搏斗、驾驭烈马,因此端午节时,有些地方会有摆出金太郎玩偶的习俗。一方面为了纪念心中的英雄,一方面也以此来祈愿自家的孩子能够如金太郎一样坚强勇敢。古代的武士们,也常常在这一天修理和晾晒自己的盔甲。

因为日本的端午节与武士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在日本慢慢演化成了男孩节,名字也由原来的“端午の節句”变成了“こどもの日”,与原先的端午节文化差异较大。有男孩的人家,可能还会给孩子准备一些装饰类的小刀、精致的小军旗,甚至是精美的盔甲,放在壁龛之内。端午文化中对男孩子的重视也慢慢变多,与重视女孩子的桃花节相对应,分别为“男孩节”和“女孩节”。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端午的男孩节被政府更改为了“儿童节”,即不再只是男孩子的节日,而是日本所有孩子的节日,整个日本在这一天会放公休假。

中国端午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食物——粽子,传到日本之后也发生了不少变化。原本由竹叶包裹的粽子,变成了去邪的糕团或是年糕的形式。民间相传,这些食物可以保佑一年顺利,身体健康。还有一些日本人在这一天会选择用菖蒲水洗澡,来祈祷自己接下来的一年身体健康。

美国

端午节华裔主导 龙舟赛广受欢迎

中国端午文化在亚洲地区影响深远。相比亚洲国家,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相似性小了很多。可有趣的是,随着旅居海外的华人不断变多,一些华人较多的城市也慢慢开始有了端午节相关的活动。不过实际上,这些端午活动往往都是“端午主题的舟类运动会”,是龙舟项目的体育赛事。西方国家本来舟类运动就发展程度较高,爱好者众多。以端午为主题的龙舟比赛带有异域特色,造型抢眼的龙舟,自然受到了各类划舟爱好者的青睐。也正因如此,端午节才能在遥远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比如美国的多民族文化汇集地——洛杉矶,就有政府助力举办的龙舟赛,甚至还有相关的莲花欣赏节。每当洛杉矶水面上的莲花盛开,天气变得暖和,人们就会举行这样的中华风龙舟赛。这是当地政府为了团结各种族的人们,尊重各个国家的传统文化而举办的活动之一。虽然体育赛事本身已经与端午节最初的文化内涵有些许不同,但还是提高了很多外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兴趣度。洛杉矶的华人也在这些体育活动中非常活跃,他们会为前来参观的官员和游客讲解一些中国历史以及和移民华裔相关的故事,增进参与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随着参加人数的日益增多,这场端午龙舟赛的规模也越变越大,现在已经发展成了很正规的体育赛事。不仅赛场的选择非常规范化,规则也非常严谨。美国龙舟协会负责人曾表示,目前美国也得到中方重要支持。亚行钦佩中国发展的减贫成就约有400余支龙舟队。而每年去洛杉矶参加比赛的职业队伍有150支左右,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参加的人员从初中生、高中生,到公司职员、残疾人,甚至还有各类政府官员参与其中与民同乐。伴随着比赛规模的扩大,比赛过程中的活动也变得丰富多样了起来。根据美国旅游的描述,现在的龙舟赛事,除了最初的讲解介绍,还会有很多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民间技巧的展示,比如剪纸、中国结的制作、武术、杂耍的演出等。来自美国各地的运动爱好者还能顺便体验一下端午特色,品味一下中国文化,这使得这次赛事的观赏性变得更强了。

韩国

端午节祭祀天神 菖蒲水洗头去灾

韩国同样是一个深受端午文化影响的国家,其端午节和中国的端午日期相同,都在农历五月五日,且名称相近,但文化内容和习俗却有诸多不同。中国的端午节起源之说较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纪念屈原的传说。而韩国端午节则是一个意向于“敬天祭天”的节日,为祭祀天神而设。相传,韩国端午节是当地的人们祭祀12位韩国传说中法力高强的神明的节日。因此,韩国的端午节也常被当地人称作“上日”,即神的日子。因为其中包含的这种“神性”,也有人把韩国江陵地区的端午习俗统称为端午祭。总而言之,韩国端午节更像是民众祭祀上天、祈愿吉祥、辟邪消灾的举国祭典。

韩国端午祭是当地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因此活动也非常丰富。韩国各地会有非常多关于端午的演出和活动。由于端午祭敬天的含义,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各类祭礼活动。很多地区会有送神仪式、巫卜祭祀,颇具民族特色的面具舞,与中国相似的狮子舞,以及各类歌谣演唱的活动。在男子间,摔跤的活动非常具有人气——这被认为可以展现男子气概,韩国各地的摔跤表演也因此人气很高。而女性在节日期间,也要穿上华丽鲜艳的传统服装展现自己的魅力。在各类庆典场合,常常能够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韩国女孩。

在韩国的端午习俗中,最引人瞩目的便是他们对菖蒲的执着。在端午祭期间,韩国人有用菖蒲水洗头和喝菖蒲水的习俗。尤其是妇女和小孩子,为了避免在接下来的梅雨季节伤风害病,要使用菖蒲水洗头,并且把菖蒲做成簪子等饰物别在头上。在韩国民间,时常可以看见妇女们端着水盆,盛满制作好的菖蒲水,和孩子们一起,一边洗头一边说笑,这已经成为韩国端午祭最为著名的习俗之一。在当地传统文化中,妇女还要用菖蒲的制品来化妆,这种独特的妆容被称作“菖蒲妆”。男子在此期间则要把菖蒲叶别在腰间,用以去除灾祸,在之后的日子里顺顺利利,威威风风。《东国岁时记》中记载到,在古代韩国,君王会在端午时赐群臣以艾草,用小杆缠绕并束之以彩花。可见,韩国端午文化对于草本与吉祥的联系由来已久。

而饮食方面,韩国端午祭也与中国体现出了一定差异。一方面,与中国的粽子不同,韩国端午祭的民间食物是艾草青团和独特的“艾子糕”,它们是韩国端午祭的象征性美食。除了这些糕点,韩国端午文化对于樱桃也有很大的热情。在端午期间,樱桃酒、樱桃布丁都是很受欢迎的食品。

虽然差异颇多,不过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韩国端午祭中还是有一些和中国端午相似的习俗:如喝雄黄酒、缠绕或是编织五彩绳、制作荷包等,从中能够看出中国古代文化对韩国的深远影响。中国端午文化对于韩国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艾草束的习俗了。前文中已经提到的艾草束彩花和以艾为虎,便是参考了中国的习俗。《岁时杂记》中记载的“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的风俗,很有可能正是韩国相关习俗的源头所在。

新加坡

“娘惹粽”独领风骚 加油声响彻水面

新加坡是世界闻名的华人聚居地,其国家文化中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多的内容。在新加坡,端午节是当地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新加坡的端午节习俗和中国的端午节非常相似,而且日期也是一致的。划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一样不少。不过,各方水土各具特色,新加坡在如何庆祝端午上还是出了不少新招。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新加坡广受欢迎的端午美食“娘惹粽”了。新加坡华人也把吃粽子看作是端午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可是,新加坡最为闻名的“娘惹粽”却与中国很多地方的粽子风味不同。娘惹菜系指的正是中国传统菜与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菜系合并而形成的特殊菜系,是传统中华料理与东南亚香料的新结合,风味非常独特。而新加坡的端午美食娘惹粽,正是中国传统小吃与新加坡本地香料结合的产物。原本用来包裹粽子的黑竹叶或青竹叶被换成了当地的班兰竹叶或是香草叶,使得粽子产生了独特的异域香味。除此之外,粽子在用料上具有南方(尤其是福建、广东地区)的特点,采用冬瓜糖、腌猪肉、酱油和糯米进行制作。除此之外,再加入当地的虾仁、香料、酱料等。有些娘惹粽甚至还会添加一些当地特有的食材,让粽子呈现新的颜色,比如可以染色的香草等。这种独具特色、深受欢迎的“娘惹粽”,正是新加坡把中国文化和当地特色相结合的体现。

除了相似的美食,新加坡还非常重视划龙舟的习俗。新加坡民间的很多舟类俱乐部,都会在这一天进行比赛、表演。政府还会专门组织各类龙舟赛事。如火如荼的龙舟邀请赛往往能在端午时节给当地带来世界各地的参赛者、挑战者,也会吸引很多游客。因此,端午时新加坡的大小各类水面,往往都充斥着呐喊声和加油声,非常热闹。

(: )

沈阳治疗白斑的医院
小儿厌食吃什么中药
平凉治疗白癜风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