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偏方秘方

催熟的水果对人体健康有害吗

偏方秘方  2019年08月27日  浏览:5 次

  说起水果催熟基本上是千夫所指。希望吃到 自然成熟 的水果,本身无可厚非。那些在树上就成熟了水果,也完全可能味道更好。但是,成熟了才采摘的香蕉,运到北京或许只有少数人能够吃得起。而无论再有钱的人,也不可能在另一个季节吃到它们。

  水果自然成熟的作用物质是一种气体 乙烯,它是植物自身的一种激素,能作为信号来刺激水果迅速成熟,而人工催熟的过程,就是模拟这种机理,人为施用乙烯气体或乙烯释放剂(乙烯利),来诱发水果启动成熟过程。那么催熟水果影响人体健康吗?

  【回应】不会造成儿童早熟,在允许范围内添加也不影响健康;实验证明,过量添加催熟剂会导致水果成熟过快、容易腐败。

  有人担心食用催熟水果会使儿童性早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学博士史军说,这种担心没必要。儿童性成熟是受性激素调节,而无论是乙烯还是乙烯利都不能在人体内表现出性激素样作用,也不能参与性激素的合成,更不可能引起儿童性早熟。

  史军进一步解释,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的小分子信号物质,只起传递生长发育信息的作用,不参与细胞的实际 建设 。当这些信号与植物细胞膜上的接收装置(如接收乙烯信号的ETR1蛋白)结合时,细胞就会发生相应的代谢生长和生理活动。人体的细胞膜上没有接受这些信号分子的装置,自然也不会 应答 。

  那食用催熟水果到底会不会影响人体健康呢?冯晓元表示,凡是在我国批准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都需要经过安全性评价,国家对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和时间有严格标准。不同水果是不一样的,国家标准GB2763规定,乙烯利在猕猴桃、香蕉、菠萝、荔枝的残留量均为不超过2毫克/千克,氯吡脲在猕猴桃、葡萄中的残留量不超过0.05毫克/千克。只要按照国标使用、在批准范围内使用,是可以保证食用安全的。

  史军告诉,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一项联合研究选取20名测试者,让他们以每日每千克体重0.5毫克的剂量服用乙烯利,并持续16天,发现测试者的红细胞胆碱酯酶含量没有变化,血浆胆碱酯酶有所下降。不过在其后的两个星期内,这一指标又逐渐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那么,催熟剂在水果中残留的化学物质是否安全呢?史军介绍,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报告显示,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可接受的乙烯利剂量为0.05毫克/千克体重。 一个体重为50千克的成年人每日摄入2.5毫克乙烯利,仍然是安全的。那相当于要把两斤多香蕉连皮吃个干净,但几乎没人会这样做。 史军打比方说。

  此外,口服乙烯利的半致死量约在2000毫克/千克体重,在正常吃水果的情况下,完全不会发生。 更何况,如果喷洒了这样剂量的乙烯利,那果实就迅速腐烂成酱了。 史军补充说, 实际上,使用乙烯利的话,一般不会有过量残留。

  果农和商贩会不会过量添加催熟剂呢?王凤忠说,催熟剂的使用有一个特殊的性质:少量用有好处,用多了有坏处。比如,用一定浓度的催熟剂可以催熟水果,但是用多了,水果会成熟过快,容易腐败,反而不利于运输和贮存。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任顺祥的一篇论文也提到,乙烯利的使用浓度以500 1000毫克/升为宜。浓度过高,果肉易老化,转黄后很快出现褐斑和腐烂。

  所以,把天然成熟的水果和未成熟采摘然后催熟的水果来相比,实在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天然成熟的水果再好,没有的吃也枉然。而现代农业技术所带来的这些 非自然 的产品,至少让寻常百姓也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吃到这些水果。这个待遇,实际上比杨贵妃的荔枝也还要高一些。而且,一旦在心理上适应了,这些 不自然 的水果,也并不是 自然至上者 们所鄙薄的那样难吃。至于营养,且不从生物学上去比较,与没有吃的相比, 不自然 的水果还是要有营养得多。

女生尿液浑浊是什么原因
一岁宝宝脸发黄是什么原因
新零售生鲜电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