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膳食疗

中医论说六气十二经五作者仲易

药膳食疗  2019年06月28日  浏览:16 次

  本文导读:大暑过后,金气将火收于土下,则雾气化而为水,于土而成湿。太阴湿土就是湿气,湿气在人入脾土,而湿气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呢? 太阴湿土

  大暑过后,金气将火收于土下,则雾气化而为水,于土而成湿。太阴湿土就是湿气,湿气在人入脾土,而湿气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呢?

  《日华子》说: 阴阳交,则生湿。 那阴阳交又是怎么形成湿气的呢?

  湿气是水火之中气,湿气的产生就如同水烧水一样。水得到热量而变成蒸气,蒸气上升到一半遇到阻碍就会变成水湿。心火蒸肾水于上遇到脾土会停滞而成水湿,人之脾土就好比是水壶盖,所以我们总会发现水壶的盖子有水珠。如果心火旺,则脾之湿气还能蒸于上而为气,倘若火不够强大,那肾水被上蒸到中土就停下来了,脾土湿气就会过多。而湿气还有一种产生的方法就是上焦的雾气被金敛降后化而为水,停于胃土而成湿。

  木火在升发的过程中会携肾水上升于脾而成湿,金水在敛降的过程中上之雾气会凉而成水湿停于胃。所以虽然胃土受大肠燥金之气的影响,以湿气从化燥气,但是只要圆运动一有停滞,脾胃的湿气就都容易旺盛。故黄元御说: 十人之中,湿居八九而不止也。

  脾胃是圆运动的核心,起到轮枢的作用,而脾胃又容易湿气过盛,所以要时刻注意土湿的问题。中土的湿气过盛会导致脾胃运化之力不及,就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四肢无力等症状。

  因为湿气过盛导致脾不升胃不降,继而木水不升、火金不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黄老治疗疾病多先培土燥湿,轮转中土。

  作者:仲易。号:4949 525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婴儿反复发烧
宝宝感冒发烧反复是怎么回事
小儿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友情链接